第五十四回謀大局中國求美援當漢奸南京建偽府(2 / 3)

美國《時代》雜誌社社長說:“中國為1億美元答應把112萬5千名日軍牽製在戰場上,讓日本龐大的海軍繼續封鎖中國海岸,使侵略者向鄰近的美國勢力範圍的進攻放慢了速度。按照這種價格,這筆買賣是非常合算的。”

同時,史丁生和馬歇爾同意調撥100架殲擊機幫助保衛滇緬公路。這些措施旨在使中國能繼續戰鬥下去,有助於製止日本向南攻擊法國、荷蘭和英國的領地。

12月29日,羅斯福發表“爐邊談話”,把中國列入民主製度的範圍,並高度評價了中國的抗戰。他說:“在亞洲,中華民族進行的另一場偉大的防禦戰爭則在拖住日本人。”“我們有些人樂意相信歐洲和亞洲的戰爭同我們無關。然而,不使歐洲和亞洲戰爭製造者得以控製通向本半球的海洋,乃是對我們最為生死悠關的問題。”

“經驗證明,任何人都不能靠撫摸把老虎馴服成小貓,不能姑息殘忍行為。我們必須成為民主製度的偉大兵工廠。”

月底,羅斯福要求外交、財政部及陸海軍各部門,尋找可行途徑,向中國盡可能提供軍事援助,他本人同陳納德等商談了各種秘密空戰計劃。

1941年1月6日,羅斯福向國會提出《軍火租借法案》,此法案是為援助英國而提出的,但國會允許總統向其認為對美國至關重要的國家租借武器和物資。3月15日,羅斯福發表講話說:“億萬中國苦難人民,在抵抗割裂其國家的奮鬥中,已表現出非常的意誌,他們通過蔣委員長要求美國的援助,美國已經說:“中國應當獲得我們的援助。”

美國宣布租借法案適用於中國後,蔣介石即催促美國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兌現。3月31日,宋子文向美國正式提出三項具體援華辦法:幫助中國建立有一千架飛機的現代空軍,由美國提供飛機、技術訓練和飛行員;幫助訓練並裝備中國陸軍30個師;幫助中國修整及建設滇緬公路等對外交通補給線。4月26日,羅斯福打電報給重慶國民政府:“業已批準4500萬美元的對華援助,包括有鐵路、交通器材、卡車、汽車、兵工器材等類。至於飛機和其他項目正在研究中。”

已經走上了不歸路的汪精衛了解到,日本軍部與“興亞院”的真實意圖,無非是借汪建立一個與“滿洲國”一樣的傀儡政權,用中國人代日本人奴役中國人民時。汪大失所望,感到十分尷尬,氣得嗷嗷叫,經常對左右人員發泄積澱的怒火,特別是褚民誼之流。

繼近衛之後的平沼內閣,對汪偽的態度非常冷漠。此時日本侵華戰爭,因占地之廣,防守之難使日本兵力明顯不足,傷亡不斷增加,日本軍隊已經深陷在困境中苦苦掙紮。為了有效地鞏固在中國的“戰果”,他們一方麵從事戰爭,另一方麵日本外相鬆岡洋右又親赴香港與重慶方麵進行密談。侵華大本營“支那派遣軍總司令部”,也派今井武夫在香港與宋子文商談。

汪精衛以為日本會在“近衛原則”下,既主動撤兵又不要賠款,到頭來是,日本人壓根就沒有正視汪精衛之流的存在。1939年9月21日,周佛海在華北日軍最高司令官多田駿的宴會上,發表了“一部分日本人欲殺餘,一部分中國人亦欲殺餘”的悲愴演講。從側麵暴露出賣國賊們像喪家之犬一樣的悲愴心境。

急於登上寶座的汪精衛隻好屈膝忍辱,提出日本政府隻派特派大使,也不呈遞國書。

日本政府不阻止汪偽政府發表宣言,但日本不發表宣言響應,既不同意,又不反對,模棱兩可,令汪派哭笑不得。氣急敗壞的周佛海有苦難言,如果得不到日本人的支持,則寧可不成立汪記政權。最後,影佐禎昭等與汪精衛直接麵談,決定日汪兩方同時發表宣言,可日本政府不發表承認汪偽政權條件,僅僅保證不出近衛聲明。

月底,日本出爾反爾,仍堅持隻派特使而不遞交國書。汪精衛此時也隻有讓步,隻要求日本先派出特使,作為事實上的承認,再派出全權大使,作為“法理”上的承認。

先於汪偽之前成立的“臨時政府”及“維新政府”都有背景、有支持者。北方的“臨時政府”,有土肥原及日本軍部為其打氣撐腰。汪偽政權要成立政府,就隻有與他們同流合汙,而不是獨占鼇頭。

1939年9月21日,汪精衛不得不對“維新”、“臨時”兩政權及其首腦人物王克敏、梁鴻誌發表聲明,本黨為完成重大使命計,對於既成政權,消除已見,更謀群策群力,共濟艱難,實為事理所當然。深信從此必能相與致力於和平之實現,憲政之實施,此所引為欣慰者也。宣言的發表,宣告了三個偽政權已是一丘之貉了。

“國旗”問題又成為難點。

汪偽政權自然想欺世盜名沿用青天白日旗,日方反唇相譏。日本對華作戰的意圖,就是打倒青天白日旗,汪偽政權仍舊懸掛青天白日旗,日軍軍心一定會受影響。

汪派為了保住已是漢奸賣國賊的假麵孔,認為“國旗”決不能變,汪偽政權的出現不稱“建立”,而是“還都”。日方與汪偽爭得麵紅耳赤,相持不下。最後周佛海親自赴日才獲得一個非驢非馬,滑稽可笑的折衷辦法:在原青天白日旗上,另加三角形飄帶,以避免作戰時混淆了目標,飄帶上書“和平、反共、建國”,不與國旗縫在一起。周佛海還要求最起碼在政權門前懸掛旗幟,三角飄帶不要在青天白日旗之上,而用兩個小竹竿交叉此三角飄帶,置於青天白日旗之下。從而解決了旗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