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彼得堡存亡在旦夕 朱可夫全力救危機
根據希特勒的命令,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調出一個坦克軍,支援北方集團軍群,企圖一舉攻占列寧格勒。1941年8月下旬,德軍以32個步兵師、4個摩托化師、4個坦克師和1個騎兵旅的兵力,同時配備6000門大炮、4500門迫擊炮和1000多架飛機,向列寧格勒發起猛烈攻擊。希特勒揚言要在9月1日以前占領列寧格勒。
列寧格勒又稱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5月16日,俄國彼得一世在亞尼薩旦群島的涅瓦河口,開始破土興建彼得帕洛夫斯基要塞。同時,為了在這裏建造起與第一帝國身份相稱的宮殿,彼得大帝不惜人力物力,大興土木。幾年之後,涅瓦河畔甍棟參差,金碧輝煌,一座美麗古典的新城建成了。1713年,彼得大帝將俄羅斯帝國首都由莫斯科遷到彼得堡。此後200年間,該城一直是俄羅斯帝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列寧格勒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對希特勒來說,占領列寧格勒就意味著在卡累利阿地峽作戰的北方集團軍群和芬蘭軍隊,能夠在斯維裏河地域會合,並切斷蘇聯通向卡累利阿和摩爾曼斯克的交通線。這不僅有利於鞏固法西斯同盟,迫使其他一些仍在動搖的國家加入反蘇同盟,而且還能使在那裏作戰的德國軍團解脫出來,投入到對莫斯科的夾擊。
對於斯大林來說,失掉列寧格勒,會使戰爭形勢更加嚴峻。如果希特勒占領該城,德、芬兩國軍隊在此會合,那麼蘇聯方麵就必須從北麵建立保衛莫斯科的新戰線。此外還會不可避免地失去強大的波羅的海艦隊。
從1941年7月至8月,德軍攻占了列寧格勒州的大部分地區。9月8日,德軍又攻占呂瑟爾堡,從而切斷了列寧格勒的最後一條陸路交通線,並封鎖了列寧格勒。它與外界的聯係,隻能在空軍掩護下,通過拉多加湖或從空中進行。
德軍對城市的轟炸和炮擊連續不斷,納粹軍隊從四麵八方進逼,其大群的坦克和機械化兵團集中到通向烏裏茨克、普爾科沃高地和斯盧茨克的接近地。所有這一切說明,德軍正在進行一次決定性進攻的準備,局勢十分危急!
在這關鍵時刻,斯大林將朱可夫從西線召回,讓他接替伏羅希洛夫指揮列寧格勒方麵軍。這是這位將軍第三次臨危受命,充任穩定蘇德戰場危險地段的“消防隊員”。
1941年9月10日晨,天氣陰沉。朱可夫同霍津中將、費久寧斯基少將一起來到機場。他們看看烏雲密布的天空,機長微笑著說:“我們能鑽過去!在敵軍上空飛行,這樣的天氣最合適。”
當朱可夫一行抵達列寧格勒方麵軍司令部斯莫爾尼宮時,伏羅希洛夫正在主持一個緊急軍事會議。參加的人有集團軍司令員和兵種主任、波羅的海艦隊司令員,以及國家重點保護單位的負責人。會議討論的問題是,一旦扼守不住列寧格勒應采取哪些措施?
就在朱可夫抵達列寧格勒的當天,局勢變得更加嚴峻。德軍向第42集團軍防禦地段進行極其猛烈的攻擊。德軍坦克曾突入烏裏茨克,又被蘇軍反坦克炮兵擊退到原來的位置。在坦克、航空兵和炮兵的支援下,敵步兵不顧重大傷亡,向普爾科沃高地、普希金城、科爾皮諾連續攻擊。在激烈戰鬥中,第42集團軍用盡了預備隊,部隊嚴重減員,有的師隻剩下10%至30%的兵力,形勢十分危急。
在列寧格勒東南接近地進行防禦的,是拉托列夫將軍指揮的部隊,其兵員嚴重不足。科爾皮諾城郊戰線已接近伊若拉工廠,該廠正在為前線完成軍工生產任務。在黨組織的號召下,工廠黨員、團員帶頭參軍。由於離前線近,不得不用鐵板和沙袋擋在麵向前線的窗戶上。在空襲和炮擊下,從未停止過生產。就這樣,他們生產了一批又一批坦克,源源不斷地開赴前線。
9月11日,德軍重新開始進攻,並配合數百架飛機輪番轟炸。敵軍已逼到了列寧格勒城市附近,形勢要求采取堅決而有效的行動。必須在部隊中振奮士氣,建立嚴格的秩序和紀律,改進軍隊的指揮係統。當天,朱可夫對重要將領進行了調整:霍津將軍被任命為方麵軍參謀長,費久寧斯基被任命為第42集團軍司令員,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前沿陣地的指揮。
在堅守普希金城和斯盧茨克戰鬥中,邦達列夫上校的步兵第168師表現突出。這個師曾在芬蘭邊界、卡累利阿森林、拉多加湖英勇作戰45天。為完成統帥部命令,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進行了後衛掩護戰,然後撤向瓦拉姆島,再從那裏調往列寧格勒。戰士們幾乎把師的全部技術兵器保存了下來,其中包括一個榴彈炮團和一個加農炮團。該師在新利辛、斯盧茨克、普希金城附近同德軍進行英勇拚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