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晨,爭奪戈烈洛沃的戰鬥再次打響,而且戰鬥更加激烈了。列寧格勒南麵的築壘地帶這時大多被突破。衝在最前邊的德軍裝甲部隊,已進抵離城市不到7英裏的烏裏茨克,它一天之內曾數次易手。經過頑強的戰鬥,德軍第18集團軍還是在斯特烈爾納和烏裏茨克之間,突破到芬蘭灣,把蘇軍第8集團軍同列寧格勒隔開了。這一天是戰鬥最激烈的一天,德軍感到蘇軍的抵抗變得更加堅定了。
為了阻擋德軍突擊集團在烏裏茨克和列寧格勒方向上繼續進攻,朱可夫精心擬定出一項該城防禦計劃。他的目標是使用空軍和炮火突擊來打擊德軍,以阻止他們突破蘇軍防禦;在9月18日以前,組建了5個步兵旅和兩個步兵師,為列寧格勒近距離防禦的4條防線配備兵力;使用第8集團軍突擊德軍的側翼和後方,並解放穆加和施呂塞爾堡。
這項計劃要求動員整個地區的一切人力物力,包括他的方麵軍部隊、列寧格勒市民以及蘇聯海軍來加強預備隊,擴大防禦縱深。
在第42集團軍防區,朱可夫計劃建立能夠阻止德軍通過發動強攻來奪取列寧格勒的一道防線。他非常倚重海岸炮兵和波羅的海艦隊的火力,因為隨著戰線縮小,越來越靠近海洋,它們將能發揮更大的威力。就這樣經過日日夜夜50多天的英勇戰鬥,列寧格勒軍民終於粉碎了德軍從南北兩個方向,進行正麵突擊以奪取列寧格勒的計劃。
雖說紅軍把德軍擋在列寧格勒之外,但這座城市及其保衛者的命運仍前途未卜。敵軍以武力占領的企圖失敗後,又決定進行經濟封鎖,讓列寧格勒人挨餓,然後再摧毀這座城市。希特勒還作出這樣的決定:如對方投降,將不予接受。這是對他早些時候作出的必須把這座城市“從地球上抹掉”決定的具體化。
1941年9-10月份,德軍對列寧格勒進行了猛烈的空襲,共投彈9.3萬多枚。9月下旬,德軍連續空襲喀琅施塔得灣和列寧格勒港口,炸沉蘇軍戰列艦“瑪拉托”號。10月4日這一天,德軍空襲持續了9個多小時。
列寧格勒遭到陸上封鎖,導致軍民的糧食供應急劇惡化。9月至11月,居民麵包定量先後降低了5次,11月20日降到最低限量:高溫車間工人每天375克,一般工人和技術人員250克,職員和兒童125克。
1941年下半年,蘇聯軍民堅守列寧格勒,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軍事戰略意義。列寧格勒保衛戰,堅定了蘇聯抵抗納粹德國的鬥誌,鼓舞了他們的信心。德軍攻占列寧格勒的企圖被粉碎。蘇軍在這一方向上牽製了德軍大量兵力和全部芬蘭軍隊,對蘇德戰場其它戰線的作戰進程也產生了很大影響。當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對莫斯科發動秋季攻勢時,隻能從北方集團軍群調動4個坦克師和2個摩托化師參加戰鬥。
在列寧格勒,居民和軍隊同仇敵愾,共同在城市周圍構築防禦工事,建立起由數道環形地帶組成的防禦體係。一共挖了93英裏防坦克壕、崖壁和斷崖處,設置了125英裏鐵絲網,挖了7197條步兵班戰壕和389英裏交通壕,修建了3000多個各種武器的火力點和隱蔽部。1941年7-8月份,每天都有數十萬居民參加構築防禦工事。
城市居民是被困條件下軍隊補充的主要來源。在被圍的第一個冬春,列寧格勒輸送了10多萬名新兵。在1941年7-9月,列寧格勒在市內組建了10個民兵師,其中7個後來改編為正規師;城市很多民用工業轉為軍工生產,在德軍狂轟濫炸和嚴密封鎖情況下,1941年7月至年底,他們為前線製造了713輛坦克、480多輛裝甲車、58輛裝甲列車、1.3萬門加農炮和迫擊炮、300多萬發炮彈和迫擊炮彈、8萬火箭炮彈和炸彈。彈藥的產量,1941年下半年比上半年增長了9倍。
為了摧毀這座被圍困的英雄城市,11月下半月,德軍加強炮擊和轟炸,城市開始處於饑餓狀態,燃料很快用盡。從11月14日至28日,蘇軍總後勤部向城市空投了1200噸高熱量食品。蘇軍還在拉多加湖開辟了一條聯結蘇聯後方的運輸線,結冰期間則在冰上開辟軍用汽車路。這條航線被稱為“生命之路”。
在被封鎖的第一個冬天,“生命之路”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該線給城市運來了36萬噸物資和6個步兵師、1個坦克旅,運出約55萬人和3700輛車皮的工廠設備、文化珍品及其它資財。
就在朱可夫暫時穩定了列寧格勒之時,在蘇聯西南部,正在發生幾乎是同樣嚴重的危機。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