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共對敵英美援蘇聯結同盟蘇英戰納粹(1 / 3)

第六十四回 共對敵英美援蘇聯 結同盟蘇英戰納粹

就在丘吉爾出席大西洋會談之時,在蘇聯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個月,盡管蘇聯損失慘重,他們的抵抗仍然頑強不屈。蘇軍士兵拚死作戰,軍隊在戰鬥中獲得了經驗和技術。遊擊隊在德軍的後方興起,在殘酷的戰鬥中不斷襲擊交通線。德軍占據的蘇聯鐵路係統實際上不敷利用,公路在繁重的運輸下日益損壞,運輸車輛出現了許多損壞的跡象。德國的將領們已經感覺到,他們最初的疑慮不是沒有理由的。

但是,到秋季,當蘇聯前線最大危機迫在眉睫的時候,蘇聯迫切地向英美提出要求。

此時,比弗布魯克勳爵從美國歸來,他曾在美國促進已經強大得足以大大增加產量的工業能力。他這時成為戰時內閣中力爭援助蘇聯的人士。他在這方麵作出了寶貴的貢獻,為了英國的新盟友,對英國本身十分重要的安全可能失去保障。

丘吉爾從冰島歸國途中,曾想到等比弗布魯克和哈裏曼從華盛頓歸來後,對軍需品和物資作出全麵的估計,他們就可以前往莫斯科,提出能夠和敢於分給蘇聯的全部物資。於是在8月28日,丘吉爾建議派遣比弗布魯克前往莫斯科。內閣欣然同意派他去向斯大林提出這個問題,羅斯福則認為哈裏曼是代表他自己的適當人選。

9月4日,蘇聯大使在艾登的陪同下,與丘吉爾會談了一個半小時。他用激烈的措辭強調,過去11個星期內,蘇聯實際上單獨抵禦德國猛烈的進攻。蘇軍正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攻擊力量。他說,他不願說聳人聽聞的話。但是,這可能是曆史上的轉折點。如果蘇聯戰敗,英國怎能打勝這場戰爭呢?麥斯基著重指出蘇聯前線危機的嚴重性,語言沉痛,博得了丘吉爾的同情。

但丘吉爾感覺到他的呼籲中,暗含著威脅的意思,於是他被觸怒了。對這位相識多年的大使說:“請記住,僅僅4個月前,我們在這個島國上,還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加入德國那邊來與我們為敵。的確,我們曾認為你們很可能那樣做。即使在那時,我們也確信我們會贏得最後的勝利。我們從來沒有想到我們的生存依賴於你們站在我方或站在敵方。不論發生什麼事,不論你們做些什麼,在所有的人們中,你們是沒有權利來責備我們的。”

當丘吉爾說得激烈的時候,大使大聲說:“丘吉爾先生閣下,請冷靜一些吧!”以後他的語調明顯地改變了。

討論轉入往來電報所涉及的問題。大使籲請立即在法國或比利時與荷蘭的海岸登陸。丘吉爾闡明不可能采取這一行動的軍事上的理由,並且說,這一行動也不能解救俄國。他提到提高橫貫波斯的鐵路運輸量的方法;提到比弗布魯克和哈裏曼的莫斯科之行。最後艾登告訴他:“從我們這方麵,我們要對芬蘭表明,如果芬蘭軍隊向俄國進軍,越過1918年的邊界線,我們就要對芬蘭宣戰。”

英美代表團於9月28日抵達莫斯科。受到的接待是冷淡的,會談中絲毫沒有友好的氣氛。直到代表團差不多逗留期間的最後一晚,才受到正式的款待。當晚,他們應邀赴克裏姆林宮參加宴會。你絕不可以認為這種場合對心情沉重的人來說是於事無補的,相反,這類場合中的許多私人接觸,可以造成一種能夠達成協議的氣氛。

10月2日,丘吉爾從羅斯福那裏獲悉,關於美國將來生產坦克和飛機的計劃。從1942年7月起,到1943年1月止,美國每月將

1200輛坦克分配給英俄兩國。並在以後6個月內每月分配2000輛。美國通知它派往莫斯科的代表團,可以答應從7月1日起每月供給蘇聯400輛坦克,並且同英國代表討論後,還可以增加那個日期以後供給的數目。

美國應該能夠履行這項增加坦克的義務,因為當時它的坦克生產每月將達到2500輛以上。羅斯福告訴丘吉爾,他已經答應從1942年7月1日起到1943年7月1日止,超過已經商定的數目,供給蘇聯前線飛機3600架。

結果,在莫斯科達成了一項友好協議。有關方麵簽訂了一項議定書,列舉了英國和美國能夠在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間,提供給蘇聯的供應物資。其實這一切都落到了英國人身上,因為英國不斷要拿出自己生產的產品,還必須放棄美國本來可以運交給他們的最重要的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