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日美談判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但日本特使來棲和野村仍在華盛頓和美國國務卿赫爾“打太極拳”。明眼人都知道,日本政府所進行的談判,隻不過是東條為首的軍國主義集團調兵遣將、準備南進的障眼法而已。
還是11月6日,也就是赫爾11月27日照會之前三個星期,山本五十六就根據東條的指示,發布聯合艦隊絕密作戰命令。11月10日,特遣艦隊司令南雲中將,發布了他實施山本計劃的第一號作戰命令。雖然參謀總部和外務省達成這樣的諒解:如果與美國的外交談判哪怕在最後一刻成功,對珍珠港的襲擊也要取消。進擊部隊將回到北緯42度、東經170度集結地待命。
11月16日,進擊珍珠港的特遣艦隊“木戶部隊”在內海口集中。這是一支強大的艦隊,包括6艘航空母艦、兩艘配備有14英寸口徑大炮的快速戰列艦、兩艘重型巡洋艦、1艘輕型巡洋艦、9艘驅逐艦、3艘油船和1艘給養船。6艘航空母艦中,“赤城”和“加賀”兩艘航母分別由1艘巡洋艦和1艘戰列艦改裝的,排水量為3萬噸;“飛虎”和“蒼龍”的排水量隻有1.8萬噸,但設計比較現代化;“翔鶴”和“瑞鶴”是最新最大的航母,826英尺長,幾乎與美國最大的航母“企業”號一樣大小。6艘航母上載有360架飛機,其中有81架戰鬥機、135架俯衝轟炸機、104架高空(平行)轟炸機和40架魚雷轟炸機。
在“長門”的後甲板上,山本背著雙手來回踱步,不時凝視南地平線上消失的航母黑影。對於“Z”作戰計劃他雖然有信心,但仍然害怕與美國開戰。他擔心戰爭越打越大,由於力不從心而招致滅頂之災。
為了迷惑美國人,攻擊艦的其他軍艦,一艘艘按不規則的時間間隔,先後起錨開航,各自按自己的航線出海,朝東京以北約1000英裏的海麵上集合點駛去。
隨著戰爭的臨近,日本統治集團內部的分歧越來越尖銳。在11月29日上午舉行的軍政高級官員聯席會議上,東條首相對一些大臣的悲觀情緒大動肝火說:“請相信我們的話,我們有能力占領東南亞,並取得足夠的石油。三年內,我們逐步擴大這個圈(東南亞)。至於航空油,我們能想辦法解決。鋼鐵呢,去年的產量是476萬噸。三年後我們可以提高這個產量。”
岡田問道:“日本的海軍是否有實力打敗美國?”這個敢於向東條質問的海軍提督,對東條的戰爭政策和日本與德、意法西斯結盟,一向持懷疑態度。
東條說,日本將逐個攻下各戰略點準備長期作戰,但最後勝利是日本的。
天皇批準是開戰的最後一道正式手續。12月1日星期一下午2時05分,禦前會議在皇宮與通常一樣開始。東條首先發言,他說,日本不能屈服於美國提出的退出中國和廢除三國條約的要求,否則將危及日本本身的安全。“為了保衛帝國,事態已發展到必須向美國、英國和荷蘭開戰的地步。”
最後,東條懇請天皇批準開戰。他說:“日本帝國正處於光榮和敗亡的十字路口。如陛下決心開戰,我們定將竭盡全力以報皇恩。政府與軍方更緊密地團結,舉國一致,確信必勝,不遺餘力實現國家目標,以慰聖慮。”與會者除了向天皇鞠躬施禮外,再別無他話。就這樣,裕仁在這個具有曆史意義的罪惡文件上蓋上了禦璽。
天皇批準開戰後3小時,山本用新密碼給進攻珍珠港的聯合艦隊發出了一份這樣的電報:“登新高山1208。”這就是說,按原計劃於12月8日發起攻擊。
12月4日午後,東條召開聯絡會議,討論向美國遞交最後照會的日期。會議決定在華盛頓時間12月7日中午12時30分遞交。第二天伊藤中將到外務省拜會東鄉外相。他說,照會應在華盛頓時間下午1時交給赫爾,比原定時間推遲半個小時。臨行時,他再次警告,外交掩護軍事行動,切勿過早通知對方。
事實上還有兩股日軍向珍珠港逼近。11艘潛艇用大包圍圈的陣勢向瓦胡島圍攏,還有9艘是從馬紹爾群島開來的,其中7艘潛伏在瓦胡島南邊,兩艘潛伏在毛依島附近,以偵察美國艦隊是否可能在拉海納。特別進攻部隊的另外5艘潛艇,在夜幕的掩護下浮出水麵,並從珍珠港西南海麵悄悄向珍珠港逼近。
1941年12月6日夜晚,對東京來說是個不平凡之夜。東條英機及其軍政要員通宵未眠,他們在萬裏之外通過電波指揮著一場震驚世界的進攻。
珍珠港是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軍基地,它位於夏威夷群島的中心瓦胡島南端,麵積為598平方英裏。港中央有個福特島,是海軍航空站。1941年12月7日,美國太平洋艦隊共有86艘艦隻停泊在珍珠港。其中有戰列艦8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28艘、潛艇5艘,並無美國航空母艦在港。這一直是許多研究學者稱奇的地方,也是二戰眾多迷點之一。
日本特遣艦隊之外,另有27艘潛艇作為先遣隊早已出發。這支特遣艦隊在11月26日離開捉澤島單冠灣以後,選擇了嚴寒和多霧的北方航線,隱蔽前進,以避開美國巡邏飛機和來往的商船。12月7日早晨6時15分,日本特遣艦隊到達預定的停泊地點,即瓦胡島以北230英裏處,特遣艦隊司令南雲忠一隨即命令第一批183架飛機,準備對珍珠港進行空襲。
晨7時48分,日本特遣艦隊第一批零式飛機飛抵瓦胡島北端的卡胡庫角。透過雲層,“加賀”航母戰鬥機隊長誌賀淑雄隻能依稀辨認出在海上的陸地和滔滔白浪。轉瞬間,他瞥見第一批突擊隊指揮官美津雄中佐的高空轟炸機長機,於是便等待著藍色信號彈,那是令戰鬥機發動攻擊的信號。
在這個區域裏,有幾架美國民航機在懶洋洋地盤旋,可是整個瓦胡基地上的陸軍飛機,此刻卻沒有一架在空中。在希卡姆、貝洛茲和惠勒機場上,為了防止破壞,所有飛機都機翼對機翼地緊靠在一起。埃瓦機場上的海軍陸戰隊的飛機也是照此擺布。在空中的美國軍用飛機隻有海軍的7架巡邏機,它們正在西南方許多英裏外巡邏。空防係統也毫無戒備。珍珠港內各艦上的780多挺高射機槍有3/4無人值班,陸軍的31門高射炮隻有4門在陣地上。可是它們的炮彈在演習後已送回軍需庫,因為它們“容易鬆扣和生鏽”。
到了卡胡庫角上空後,淵田的長機開始從瓦胡島西岸繞向珍珠港。晨7時49分,淵田用莫爾斯電碼向機動部隊發出命令:“托!托!托!”其含義是第一次全麵攻擊開始。它們的主要目標是8艘戰列艦和其他軍艦,以及惠勒、希卡姆等飛機場上的幾百架飛機。由於日本特務吉川的長期活動和提供情報,日本軍隊對全港的情況了如指掌。戰鬥任務明確而具體:戰鬥機43架用機槍掃射機場,粉碎了美國飛機迎擊;俯衝轟炸機51架,負責破壞惠勒和希卡姆等機場;魚雷轟炸機40架和高空轟炸機49架,攻擊戰列艦和各類艦隻。各類飛機騰空而起,按照航圖尋找自己的捕獲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