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德斯大林格勒豪賭 蘇頓河察裏津拚搏
德軍在沃羅涅什方向突破蘇軍防線後,蘇軍前線再次出現一片混亂,希特勒認為蘇聯已經“完了”。認為第6集團軍就足以拿下斯大林格勒,於是命令第4坦克集團軍改屬“A”集團軍群繼續南下,參加對羅斯托夫的攻擊。同時把意大利第8集團軍調至頓河西岸,布置在巴甫洛夫斯克到維堯申斯卡亞一線,以便第6集團軍全力攻打斯大林格勒。
7月17日,斯大林格勒外圍防禦戰開始。德軍在切爾河地區猛攻蘇軍第62和第64集團軍前沿陣地。其意圖是:A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加強頓河上的防禦工事,迅猛突向斯大林格勒,消滅集中在那裏的蘇軍,占領這座城市,封鎖頓河和伏爾加河之間的陸上交通以及頓河上的航運。
7月23日晨,德軍以5個師進攻蘇軍第62集團軍右翼。經過三天激戰,德軍突破了防線,其機動部隊在卡明斯基地區前出頓河,從北麵包圍了第62集團軍右翼。
為粉碎德軍的突擊兵團,蘇軍把第1和第4坦克集團軍投入戰鬥,以反突擊使第62集團軍被包圍的幾個師解了圍。但蘇軍的這兩個坦克集團軍正在組建中,總共隻有240輛坦克。它們未能擊潰德軍的突擊兵團和恢複第62集團軍的原有陣地。
7月25日,德軍對蘇軍第64集團軍右翼陣地實施突破,企圖在卡拉奇附近強渡頓河,直撲斯大林格勒,造成從西麵和西南麵對斯大林格勒的嚴重威脅。
為便於指揮作戰,蘇聯最高統帥部將南方部隊分別組成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和東南方麵軍。斯大林在8月9日對這兩個方麵軍司令員的指令中說:“葉烈緬科同誌和戈爾道夫同誌注意:保衛斯大林格勒和擊潰從西部和南部進攻斯大林格勒的敵人,對於我們整個蘇聯戰場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希特勒看到第6集團軍拿不下斯大林格勒,7月31日命令第4坦克集團軍從高加索調頭北上,向科捷利尼科爾斯基斯大林格勒方向進攻,以配合第6集團軍從頓河西岸發起的攻勢。希特勒認為,必須首先奪取斯大林格勒,高加索的命運取決於斯大林格勒戰役。
德軍第4坦克集團軍從齊姆良斯卡亞地區出發,突破蘇軍第51集團軍防線,於8月2日到達科捷利尼科爾斯基地區,並繼續北進。從8月5日起,在這一地段展開激戰。德軍憑借兵力和戰術協調方麵的優勢,以及製空權,猛烈衝擊。蘇軍第64和第57集團軍則堅決抵抗,打退了德軍的多次進攻,僅8月9日一天就消滅德軍3個團,擊毀100輛坦克。8月10日晚,蘇軍把突進到京古塔的德軍驅逐到外圍防線,使德軍第4坦克集團軍遭受很大損失,被迫轉入防禦。
斯大林格勒的戰局引起了蘇聯最高統帥部的嚴重關注。為加強兩個方麵軍的密切配合,蘇聯最高統帥部於8月13日決定由葉烈緬科統一指揮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兩個方麵軍。從7月17日到8月17日一個月的外圍防禦戰中,為保衛斯大林格勒,成千上萬的蘇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給予德軍以沉重打擊,迫使德軍在一個月裏隻前進了60至80公裏。德軍“在行進中”占領斯大林格勒的計劃破滅了。
隨後,希特勒改變戰法,德軍從西北和南部同時發動強大的鉗形攻勢。8月17日,德軍第6集團軍集中了9個師兵力,從北部特列赫奧斯特、羅夫斯卡亞向東方突進。在南部,德軍第4坦克集團軍也集中9個師,從阿布加涅羅沃向北突擊。為配合和支援這兩支突擊兵團,德軍又從卡拉奇派出兩個師,向東推進。德軍的這次攻勢,總共動用了21萬人,2700門大炮和迫擊炮、600輛坦克和1000多架飛機。
經過7天激戰,8月23日,北路德軍在拉托申卡、雷諾克地區逼近伏爾加河。這就把蘇軍的陣地切成了兩部分:蘇軍第63、第21集團軍和第4坦克集團軍在北麵,與在市區的第62集團軍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司令部失去了聯係。伏爾加河的航運也一度中斷了。
就在8月23日這一天,希特勒命令飛機對斯大林格勒瘋狂地輪番轟炸。一晝夜之間德國出動飛機2000多架次。城市的工廠企業、居民住宅、醫院、學校、幼兒園都遭到了嚴重破壞。滿城一片大火,在百裏之外都能看見。成千上萬的和平居民慘遭殺害,許多兒童也被殺害或變成孤兒。一座60萬居民的城市頃刻間變成一片廢墟。
據英國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披露,在出動飛機的數目和使用炸藥的重量方麵,8月23日夜間的轟炸,是德國空軍自1941年6月22日以來所進行的最猛烈的一次轟炸。
蘇聯最高統帥部命令斯大林格勒地區的蘇軍,采取緊急措施,堅決守住陣地。將所有能夠拿起武器的人員都組織動員起來,參加城市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副司令員科瓦連科帶領一支突擊隊,8月23日向西郊羅索什卡反擊,一度把突進到伏爾加河岸的德軍切成兩段。德軍在次日淩晨反攻,雖傷亡慘重,但恢複了被切斷的聯係。
正當斯大林格勒近郊戰鬥最激烈的時候,蘇聯最高統帥部任命朱可夫為最高統帥助理,委派他到斯大林格勒前線,就地了解情況,指揮蘇軍反擊。8月27日晚,斯大林接見朱可夫時對他說:“由於斯大林格勒形勢困難,我們已命令火速將莫斯卡連科指揮的近衛第1集團軍調到洛滋諾耶地區,並於9月2日晨,由該集團軍及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其他部隊,對突進到伏爾加河的敵軍集團實施反突擊,與第62集團軍會合。同時,馬利諾夫斯基的第66集團軍和科茲洛夫的第24集團軍都撥歸斯大林格勒方麵軍。”
朱可夫於8月29日飛抵斯大林格勒前線,在和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司令員戈爾道夫等研究了戰場形勢後,決定在9月3日晨,由近衛第1集團軍從北麵首先發起進攻。蘇軍的這次攻勢受到德國空軍和地麵部隊的頑強阻擊,隻前進了幾公裏。
按照斯大林的命令,朱可夫調集3個集團軍於9月5日拂曉對德軍開始炮擊,同時進行空襲,隨之發起衝鋒。雖然在一天的交戰中,蘇軍隻前進了2-4公裏,但這次對德軍的反擊,迫使德軍把大量坦克、炮兵和摩托化部隊從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地區調往戰區,投入阻擊蘇軍的戰鬥。
9月12日,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奉命返回莫斯科,向斯大林彙報前線的形勢。他們認為,德軍貌似強大,已經沒有力量完成其1942年蘇德戰場的戰略計劃了。德軍中戰鬥力最強的保羅斯第6集團軍和哥特第4坦克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的激戰中遭到嚴重消耗,已經沒有能力奪取斯大林格勒。
他們研究了德國、匈牙利、意大利和羅馬尼亞軍隊的強點和弱點。各仆從國的軍隊與德軍比較起來,裝備差、經驗少,甚至在防禦中都缺乏戰鬥力。最主要的是這些軍隊官兵都不願意被希特勒、墨索裏尼、安東尼斯庫、霍爾蒂等法西斯頭子派到遙遠的俄羅斯土地上,為外國侵略者送死。
與此相反,數百萬蘇軍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和家園而戰。在一年多的艱苦戰鬥中,經受了鍛煉,學會了許多東西,成長壯大起來了。同時,蘇聯的軍工生產已有很大發展,蘇聯正在組建擁有新式武器的戰略預備隊,到11月份,蘇軍將增加強大的機械化部隊和坦克部隊。那時,他們將能夠完成更重大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