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東南亞日本施暴政 太平洋日軍殺戰俘
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就是掠奪海外資源,因此,大肆經濟掠奪就成為東條英機“東南亞新秩序”的主要內容。在1942年2月21日本軍政首腦聯席會上,東條政府提出並製定了資源掠奪計劃。計劃今後5年,在東南亞各國掠奪鋼鐵3千萬噸、鐵礦石6千萬噸、鋁礬土260萬噸、焦炭1.2億噸、煤2億噸、石油2千萬噸、鋁60萬噸。
在這一龐大計劃的驅使下,日本占領軍把緬甸的機器設備運往日本;從印度尼西亞掠奪了大量石油,僅1943年就掠奪了550萬噸。大量馬來亞的鋁礬土被運回日本。
為了掠奪人力資源,日本占領軍在各國建立了大量“勞動營”,強迫和抓捕勞動力為他們修建軍事戰略工程。最突出的修建“死亡鐵路”。這條鐵路把緬甸南部的丹漂紮耶同新加坡鐵路線上的萬磅連接起來,全長415公裏,從1942年11月動工,到1943年10月建成,在日本侵略軍的威逼下,許多東南亞人民在熱帶叢林中從事繁重的非人的勞動。各國戰俘死去1萬2千人以上,勞工死去25萬人以上。
在建設“共存共榮大東亞新秩序”招牌下,日軍瘋狂抓捕壯丁,強迫東南亞人民為日軍當炮灰。僅在印度尼西亞一地就抓捕勞工30萬人,開始作為“兵補”,後來以“誌願軍”的名義,送到新幾內亞和緬甸作戰,其中90%的人都死在熱帶叢林中。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230萬新馬華人全力支持祖國抗戰。1942年新加坡淪陷,日本第25軍司令官山下奉文等人,策劃了針對新加坡華人的“肅清行動”。
2月17日,山下奉文命令新加坡警備司令河村三郎:“將潛伏著的持敵對態度的華僑連根鏟除,以絕我軍作戰的後顧之憂。”參謀長鈴木則明確指示:“判定出敵對分子後,當即處置(死刑)”。
次日,日軍對新加坡市區進行劃區封鎖,強令華僑前往7個集中地接受甄別,是生是殺,完全隨日軍意誌支配。最大的屠殺是在海濱和大海上,在加東海濱,數以萬計的華人遭到機關槍的射殺;不拉幹馬蒂海邊,晝夜都有船將華人載到海上,將兩人背靠背綁緊推入大海。
在“肅清”大屠殺中,究竟有多少華人被殘殺?至今仍然難以定論。
1945年9月,英國隨軍記者博比·傑克遜認為,人數達到5萬。同月11日,《星洲日報·總彙報》引用日本占領馬來亞時期出版的《彼南日報》提供的數字,說“新加坡檢舉不良分子7萬餘人”。蘇丹醫生班德拉博士,在遞交給遠東軍事法庭的書麵證詞中則斷言:“在新加坡除去軍人外,有15萬以上的亞洲人,被日本警察秘密處死或拷打致死。
自1941年底的珍珠港事變後,日軍在東南亞向英美展開全麵攻擊。1942年3月,菲律賓10多萬美、菲聯軍彈盡糧絕。4月9日,巴丹半島戰區,12000多美軍和65000多菲律賓軍成了俘虜,這是美軍曆史上繳械投降最龐大的一支隊伍。
日軍下令將被俘人員轉移,目的地是奧德內爾集中營,全程110餘公裏。這就是著名的死亡之旅“巴丹行軍”。投降的美菲聯軍早在之前的戰鬥中,就因為補給不足,造成營養不良,疾病纏身,惡劣的行軍環境成為第一個殺手。
最致命的是,日軍凶神惡煞的押送。他們隨意處置美軍戰俘,對走得慢掉隊的,直接刺死或斬首。敢於停下來大小便的人,一律處死。不久,所有戰俘都學會一邊走路一邊把屎尿拉在褲子裏,整個隊伍臭氣熏天。日本兵基本不會給戰俘吃飯,禁止戰俘自己獲得食物,且不允許戰俘們帶水行軍。傷病員處境最為悲慘,被視為“累贅”而直接殺死。
飽受折磨的戰俘們用了一個多星期時間走完這110餘公裏,已經有約1.5萬人死於非命。而後,集中營的生活同樣悲慘,日軍看守隨意毆打和虐殺,以及隨之而來的疫病蔓延,這之後兩個月中,又奪去了大約2.6萬人的生命。
英國曆史學家馬克·費爾頓經過調查發現,日本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犯下的罪行,要比納粹德國海軍更為嚴重和殘酷。一些曾經實施過殘暴行為的日本水兵,在戰後卻沒有受到懲罰,現在依然在世。
費爾頓指出,在日本海軍軍官的命令下,有2萬多名盟軍水兵和無數平民在二戰中被故意虐殺,日本軍隊這一殘暴罪行是對《日內瓦公約》的嚴重挑釁。
費爾頓說:“許多犯下如此可怕罪行的日本士兵,直至現在依然活著,而且60多年來這些人在生活中沒有受到任何打擾。在德國納粹的海軍文件記錄中,隻發生過一起德國U型潛艇屠殺海上盟軍生還者的事件。而對於日本海軍來說,屠殺海上生還者是官方的命令。”即使身處岸上的無辜平民也不能幸免於難。
一些日本海軍登陸後,往往會包圍平民並進行X奸和集體屠殺。費爾頓列舉了日本海軍令人毛骨悚然的暴行:將其中一些人扔到海裏喂鯊魚;把其餘的人用錘子砸死、用刺刀捅死、斬首、絞死、淹死或活活燒死。更令人發指的是:一些日本海軍軍醫,甚至用活人做試驗,不少盟軍戰俘慘遭日本海軍軍醫的活體解剖。
一些檔案資料顯示,在二戰中至少有1.25萬名英國水兵和7500名澳大利亞人被日本海軍殺害。英國商船“貝哈爾”號遭遇的屠殺就是典型的例子。
該船於l944年3月9日,被日本重型巡洋艦“利根”號擊沉,“利根”號的艦長黛東夫下令將俘獲的英國船員都關押到甲板之下。經過10天航行,英國船員中的85人被綁著手,集中帶到“利根”號的船尾處。日本軍人開始猛踢這些船員的肚子和睾X,然後用軍刀將他們一個接一個斬首,最後把他們的屍體扔出船外。而下令處死這些英國船員的日本海軍軍官,大部分在戰後逃過了審判。
費爾頓講述了一個可怕的故事:英國人詹姆斯·布利爾斯的恐怖遭遇。布利爾斯是“特吉薩拉克”號商船上的一名無線電操作員。1944年3月26日,載有103名乘客和船員的“特吉薩拉克” 號商船在從澳大利亞的墨爾本駛往錫蘭(即現在的斯裏蘭卡)途中,受到日軍潛艇“I一8”號的魚雷攻擊後沉沒。漂浮在海麵上的“特吉薩拉克”生還者,包括布利爾斯在內,全部被日本潛艇士兵拉上了“I一8”號潛艇的前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