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象征”計劃準備基本完成時,丘吉爾將英美兩國首腦會晤的計劃通知斯大林。斯大林答複說:“承蒙告知你與羅斯福總統即將會晤一事,至為感謝。希將會談結果示知為盼。”
1943年1月12日,丘吉爾動身前往北非,途中C-46飛機上的暖氣片險些發生火災事故,但丘吉爾吉人天向。他抵達卡薩布蘭卡時,發現準備工作十分出色。在法安郊區有一所大旅館,房間很多,足夠英美參謀人員居住,還有寬敞的會議室。在這所旅館的周圍有幾座別墅,是留給丘吉爾、羅斯福、吉羅將軍以及戴高樂將軍的。整個地區圍上了鐵絲網,並由美軍嚴密警衛。海灘和崖岩邊驚濤拍岸,卷起大片大片雲樣的泡沫。沒有一天是風平浪靜的,高達15英尺的巨浪以山呼海嘯之勢衝擊著巨大的岩崖。
羅斯福於14日下午到達,在這塊被他們征服或解放不久的土地上,舉行這樣會議,別有一番風味。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將軍也於次日,經曆了一段危險的飛行後到達卡薩布蘭卡。他急於想知道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準備采取何種方針,並想與他們不斷取得聯係。他們的職權在他之上。
盟軍副總司令兼英軍總司令亞曆山大,也到達卡薩布蘭卡,他向丘吉爾和羅斯福彙報了第8集團軍的進展情況,此時的北非戰場上,美軍的作用十分有限,主要是英軍第8集團軍蒙哥馬利與德軍隆美爾之間的較量。亞曆山大向兩位首腦介紹說,擁有兩個強大軍團的蒙哥馬利,如何將一個軍的車輛全部交給另一個軍使用,使這個軍得以不斷前進,而且強大得足以將隆美爾從的黎波裏一直趕到馬雷特邊境防線。這一消息使大家為之鼓舞。
會上的分歧倒不是英美兩國之間的分歧,而是聯合參謀長委員會與聯合計劃委員會之間的分歧。丘吉爾堅信,下一個目標應為西西裏島,聯合參謀長委員會也持有同樣的看法。但聯合計劃委員會認為,應當舍棄西西裏島而先打撒丁島,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提前3個月。
聯合計劃委員會彬彬有禮但頑強地對丘吉爾說,這在8月30日以前是辦不到的。這迫使丘吉爾親自同他們一直核算數字和時間,然後首相與總統便下令,將進攻的日期定在7月份月色良好的日子裏,或者如有可能,便是6月份月色良好的日子裏。結果是,空軍部隊於7月9日晚出動,7月10日早上盟軍開始登陸。
就在舉行首腦會議的1月裏,駐英國的美國空軍司令埃克來到會議場所。他們討論了美國人用空中堡壘對德國進行白晝轟炸的計劃。英國對此抱有懷疑。對花費那麼多工夫在白晝轟炸感到可惜,仍然認為,如果美國人集中全力進行夜間轟炸,將遠較白晝轟炸所投的炸彈多。
對此,丘吉爾十分不客氣地指出,眼下已經是1943年初了。美國人參戰已經有一年多了。他們一直就在英國建立一支空軍,可是到現在為止,從沒有用他們的白晝轟炸方法對德國投過一顆炸彈,大概隻有一次,在英國戰鬥機的掩護下,曾進行了一次為時甚短的白晝轟炸。去年在華盛頓,英國就上了當,還以為不出四五個月,美國飛機一定會向德國投擲大量的炸彈,結果是耗費了浩大的人力物力,一顆炸彈也不見擲下去。
但是埃克卻巧妙而固執地為自己辯護。他說,誠然,他們的確還沒有給德國人以打擊,但是隻要再容他們以一兩個月的時間,他們就一定投入戰鬥,而且規模有增無減。
鑒於美國為這件事已經耗費了浩大的人力和物力,同時他們又是如此不肯割愛,丘吉爾決定支持埃克和他的主張。撤回了他反對用空中堡壘進行白晝轟炸的所有意見。這時,部署在英國東部的美國空軍不下2萬人和500架飛機,但自1942年下半年至今,一直毫無動靜。
這時產生了戴高樂問題。丘吉爾當時很希望戴高樂到卡薩布蘭卡來,羅斯福雖然對戴高樂不持好感,但基本上還是同意了丘吉爾的意見。並且還以羅斯福的名義發出了邀請電報。但這位將軍十分傲慢,數次拒絕了羅斯福總統的邀請。
於是,丘吉爾就叫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對戴高樂施加最大的壓力,甚至對他說,他如果不來的話,英國將力主由別人來接替他設在倫敦的法國解放委員會主席的職位。
在這一問題上,羅斯福總統對丘吉爾有不同的看法。他的兒子埃利奧特.羅斯福後來在回憶裏描述了當時他們父子的感受。似乎在暗示,羅斯福懷疑丘吉爾在力阻戴高樂前來,並且反對把他叫來參加會議。
此時的英美與法國各方勢力之間的關係十分複雜。當美軍在北非登陸時,遭到法國軍隊的抵抗,為此,戴高樂提議由自由法國組織一個代表團,說服維希法國軍隊與盟國並肩作戰。可是戴高樂的一片苦心得不到羅斯福的回報,丘吉爾也左右不了羅斯福。盟軍占領阿爾及利亞之後,11月13日,艾森豪威爾飛到阿爾及爾,許諾“承認達爾朗管理法屬北非的行政事務,吉羅將軍指揮北非的所有法國軍隊”,使激戰了五天五夜的槍炮聲終於停息,但法國的政治舞台上出現了達爾朗、吉羅和戴高樂三雄並立的局麵。
在莫斯科,斯大林對戴高樂渴求支持的指望,報以慣常的冷眼旁觀態度。他甚至對丘吉爾和羅斯福說,他認為將達爾朗拉進盟國抗擊希特勒的主流中來,“乃是一大成就”。
就在此時,1942年12月23日,一名年僅20歲的法國青年,將達爾朗在公館台階上槍殺了。為戴高樂除掉了道路上的一個主要障礙。而美國人急忙於26日宣布成立“軍政長官部”,讓吉羅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大權。第二天,正當戴高樂收拾行裝準備訪問華盛頓的時候,美國人又突然以丘吉爾和羅斯福的名義,通知取消他的這次訪問。
戴高樂雖然是政治上的新手,他感覺到氣味不對,馬上做出了聯合吉羅的決定。第二天,戴高樂再次向吉羅發出呼籲:戰鬥的法國人要團結一致!
新居高位的吉羅無意理睬他昔日的部下,隻是出於不得已才勉強給了個答複:“鑒於達爾朗被刺所引起的情緒,我認為當前時機不利於我們之間舉行會談。”
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戴高樂展開了新的攻勢。1943年元旦,他發表廣播講話,轉而向全社會公眾呼籲:在更廣泛的基礎上建立臨時中央政府。這個聲明以及聲明所產生的廣泛影響得到熱烈的支持,擊中了美國的痛處。使羅斯福和他所支持的吉羅陷入十分被動。
1月中旬,在英美首腦會議期間,羅斯福於17日召見了吉羅。不料這次召見,卻讓羅斯福深感失望。在總統下榻的達累斯沙達別墅總統麵前。隻見這位老將軍僵直地挺坐在沙發上,麵帶傲氣,氣勢逼人,而且自始至終總是重複一句話:“給我們武器!給我們坦克、飛機、大炮,其他一概不要!”
羅斯福如今見吉羅這個樣子,他心裏一沉:“這個外表浮華、行動粗魯的老軍人,肯定對政治一竅不通,沒有任何一點靈活性。”但他還想試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