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回勢如破竹橫掃西歐乘勝追擊直逼柏林(1 / 3)

第一百零六回 勢如破竹橫掃西歐 乘勝追擊直逼柏林

按照英美兩國協議安排,從9月1日起艾森豪威爾擔任法國北部地麵部隊的直接指揮。這包括由蒙哥馬利統率的英國第21集團軍群和布雷德利所統率美國第12集團軍群。艾森豪威爾一共部署了5個集團軍。其中美軍第12集團軍群管轄著霍奇斯統率的第1集團軍、巴頓率領的第3集團軍,還有辛普森率領的尚未投入作戰的第9集團軍。

這樣一個強大陣容的大軍,正緊追著西歐德軍的殘兵敗將,日夜以盟軍優勢的空軍困擾著他們。德軍還剩下約17個師的兵力,在得到其國內的增援之前,大部分是士無鬥誌。曾接任過隆美爾參謀長的斯派達爾這樣描述:有秩序的撤退已經不可能。盟軍的摩托化大軍把行進遲緩、精疲力竭的德國步兵師分別包圍起來,加以殲滅。德國已經沒有任何有效的地麵部隊可以投入作戰了。至於空軍,差不多打光了。

艾森豪威爾打算使用最大可能的兵力,向東北發動猛攻。英國第21集團軍群預定擔任主攻,沿海峽猛進,希望不但占領各飛彈發射場,而且要攻下安特衛普,進入德國北部的平原。美國第12集團軍群,也將追擊敵人,其第1集團軍和英軍應保持等速前進,其餘部隊則向東直逼凡爾登和默茲河上遊,準備向薩爾進攻。

蒙哥馬利提出了兩個建議:一個是8月下旬提出,主張他的集團軍群和美國第12集團軍群結合成一個擁有40個師的大兵團,一同向北出擊;二是9月4日提出的,認為隻能向一個目標猛攻:不是魯爾就是薩爾,一旦進攻路線決定以後,擔任主攻的部隊應當得到他們所需的全部物資和給養。他強調其他戰線切勿輕舉妄動,以便策應主攻。他相信這樣也許可以一直打到柏林,並認為魯爾比薩爾更為有利。

艾森豪威爾堅持自己的計劃,他認為德國本土仍有後備力量,他相信如果用相對小的兵力過遠地越過萊茵河猛力前衝,隻會給敵人幫忙。因此,第21集團軍群最好是盡力在萊茵河對岸取得橋頭陣地,而第12集團軍群則極力向齊格菲防線推進。

盟軍進軍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就是物資給養的供應。彈藥、糧食和油料,支配著每一個行動。因此,安特衛普港口成為盟軍的必須。

安特衛普於是成為蒙哥馬利集團軍群的直接目標,該集團軍群也有機會顯示其機動作戰能力。第二集團軍首先從塞納河開拔,他下令一個軍駐留原地,將其運輸工具協助其餘部隊向比利時進發。前鋒第30軍第11裝甲師,8月31日就打到亞眠,俘虜了正在用早餐的德國第7集團軍司令。不久就打到邊境城市阿拉斯、杜埃利爾等地。布魯塞爾的德軍倉皇退卻,警衛裝甲師9月3日進城。警衛師接著向東麵的盧萬前進,而第11裝甲師則於4日進入安特衛普。

使盟軍驚喜的是,他們發現那裏的港口完好無損。原來,盟軍進展神速,不到4天就前進了200英裏,敵人疲於奔命,來不及進行例行的、周密的破壞工作。

往西的第12軍所遇到的抵抗較強,但也於5日打到他們的主要目標-根特。

同時,加拿大第1集團軍擔負著肅清西側翼的重大使命。主要任務是肅清盤踞在由勒阿弗爾港往北海峽各港口的殘敵,奪取飛彈發射場,並在斯凱爾特河南岸建立陣地。於是英國第1軍在魯昂附近渡過塞納河後往左轉。9月2日,第51師占領聖伐勒裏。該軍左翼折向勒阿弗爾,遇到那裏1萬1千名駐防軍的頑強抵抗。德軍不顧海軍15英寸大炮的狂轟和空軍1萬多噸炸彈的轟炸,一直頑抗到12日才投降。

英軍右麵的加拿大軍團一路行動迅速,1日拿下迪埃普,6日包圍了布洛涅、回來、敦刻爾克。至9日,已經肅清了整個加來海峽省的殘敵;包括占領了那裏的飛彈發射場,直抵布魯日。22日攻下布洛涅,俘虜近1萬名德軍。加來也在30日落入盟軍手中。

美國集團軍群仍然保持著布雷德利和巴頓勇猛直前的鋒芒。第1集團軍3日已經到達沙勒羅瓦和蒙斯,並在蒙斯東南切斷了一股3萬名德軍的去路,然後把他們全部俘虜了。8日解放烈日,兩天後又解放了盧森堡城。盡管德軍的抵抗逐漸加強,該集團軍12日已經集結在德國邊境長達60英裏的防線上,並在亞琛以南突破了齊格菲防線。他們兩個星期內,解放了盧森堡全境和比利時南部。

巴頓率領第3集團軍,在8月31日奪取凡爾登,渡過默茲河。一周之後,他們到達摩澤爾河邊。德軍拚湊足夠的兵力沿河設防;駐守梅斯的德軍力量也不弱,且鬥誌堅強。盡管如此,到16日,第3集團軍仍在南錫和梅斯正南建立了幾個敵前陣地。

美國第7集團軍和法國第1集團軍合編為第6集團軍群,由德弗斯將軍指揮。它們從法國南部海岸登陸後向北推進,9月11日,已在迪戎西麵與巴頓的集團軍前哨會合。於是這兩個集團軍將隊伍轉向東麵,直達瑞士邊境一線。

往下的幾個月,盟軍在極端艱巨的戰鬥後才能取得進展。德軍的抵抗處處在增強,而盟軍的補給物資再也接不上,前方部隊也需要增援、補充,以準備即將到來的秋季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