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回勢如破竹橫掃西歐乘勝追擊直逼柏林(2 / 3)

但是越過萊茵河的機會仍然存在。艾森豪威爾認為這一目標價值很大,為了補充蒙哥馬利的力量,他增拔了美國運輸工具和空運補給。蒙哥馬利決定利用空降兵部隊和第30軍聯合行動,在阿拉姆奪取第一個橋頭堡。他計劃將英國第1空降師和後繼的波蘭旅,空投在下萊茵河北岸,以便奪取阿納姆橋;由美軍第82師去占領奈梅亨和格臘夫兩地的橋梁;美軍第101師則去奪取通往艾因霍溫的公路。

由於德軍的抵抗力量日益增強,這一大膽的進攻堪稱空前的壯舉,要求既繁雜又急迫的準備工作。但這一切都如期在17日完成。3個師的先頭部隊都於17日當天安全運到目的地。美軍第101師完成了他們的大部分任務;美軍第82師也打得不錯,但奈梅亨和主橋沒有拿下來。

第30軍警衛師由大炮彈幕和發射火箭的飛機開路,當天下午開始沿通往艾因霍溫的公路前進。第8軍在右側,第12軍在左側分別掩護兩翼。沿途德軍負隅頑抗,警衛師打到18日下午,才同美軍接上。

第二天,德軍發動對艾因霍溫-奈梅亨凸出地的進攻,而且不斷增強兵力。這時,阿納姆方麵傳來了不妙的消息,盟軍的傘兵雖然仍保住橋梁北端陣地,但德軍仍然固守在鎮裏。而在鎮以西著陸的第1空降師的其餘部分無法衝進來增援。

運河在18日架設好一道橋梁,次日警衛師長驅直抵格臘夫,同美軍第82師會合。當天夜晚他們迫近防守堅固的梅亭橋。20日那天的奪橋之戰非常激烈。但英美兩軍左右夾擊,兩橋都完好無損地落入盟軍手裏。

盟軍為了鞏固戰果,還繼續進行了兩周的苦戰。德軍認為這個凸出陣地威脅著整個萊茵河西岸。他們一再發動有力反攻,想奪回奈梅亨。他們用飛機轟炸那裏的橋梁,使用泅水爆破手破壞,雖然沒有摧毀,但使之受到損害。盟軍第2集團軍的3個軍逐漸把長達50英裏的凸出陣地加寬到20英裏。

9月下半月,一係列預備工作開始了。現在要從三方麵解決問題:攻取雷斯肯斯“孤島”;占領南貝弗蘭德半島;從東西南三麵夾攻來奪取伐耳赫倫島。由於德軍的頑強固守,雙方相持不下,加拿大的一個旅在上遊登船,沿河而下,在“孤島”的東端登陸,沿河岸殺出一條路,直奔雷斯肯斯,並在10月22日攻下該地。

與此同時,第1軍沿運河向西北推進,終於包圍了南貝弗蘭德地峽。這一艱巨任務是加拿大第2師承擔的,該師涉過水深及腰的一大片泛濫地區,向西強攻。在得到第52師增援後,到月底,整個地峽已經奪過來了。

伐耳赫倫島的形狀像一個茶碟,邊緣有沙丘環繞,阻止海水衝刷島心平原。這裏大約有1萬名駐軍在堅固的防禦工事裏駐守,由30座炮台防衛著,島上密布著防坦克障礙物、地雷和鐵絲網,德軍用了4年時間經營這個安特衛普門戶的防禦工事。

進攻的目標是很集中的,東路,加拿大第2師力圖從南貝弗蘭德半島通過兩島間的海堤進攻,在第52師一個旅的協助下,奪得了橋頭堡。中路,第4突擊隊於11月1日在符利辛根海岸登陸;第52師士兵緊接在後麵殺入該鎮。西路三個由海軍陸戰隊組成的突擊隊擔任主攻,他們在1日上午7時接近目標的時候,得到了海軍炮火的掩護。這些登陸艇一直進迫到距離海岸很近的地方,冒著嚴重傷亡,不停地發揮自己的火力,直到先頭的兩個突擊隊安全登陸。

當天晚上,第48突擊隊沿島的邊緣向符利辛根僅僅推進了兩英裏,就被混凝土掩體裏的強大火力阻住了,於是集中第2軍的全部大炮,向目標轟擊;飛機對準敵人的炮眼發射火箭,傍晚時分,突擊隊突破防線。第二天清晨繼續向前推進。中午占領索烏特蘭德。第47突擊隊從那裏接替進攻任務,趁著敵人的防禦已經逐漸削弱,一口氣打到符利辛根郊外。3日,第4突擊隊在鎮內經過頑強的逐屋爭奪戰後,和他們會師了。其後又經過了幾天的苦戰,全島才完全占領。8千多名敵軍成了盟軍的俘虜。

當加拿大第2師向西進入南貝弗蘭德時,在默茲河以南和奈梅亨走廊以西的孤立據點裏,還留有德軍4個師。這是一個凸出陣地,到11月8日,才被第1軍和第12軍拔除掉。奈梅亨走廊的另一側,有一股德軍盤踞在默茲河以西的一個孤立據點裏。這個據點在三麵夾攻下,於10月21日投降。

此時,巴頓率領第3集團軍,已經進到離澤爾河以東20英裏了。第7集團軍和法國第1集團軍平行前進,直探孚日高地和貝耳福山峽。美軍9月的閃電式進軍,幾乎耗光了他們的補給,現在必須停下來積聚物資,並準備迎接11月份的大規模作戰。

盟軍向法比邊界進軍中,戰略空軍起了重要作用。到了秋天,它重新擔負起轟炸德國本土的任務,把煉油設備和運輸網作為特定目標。德國的雷達和報警係統,已被盟軍趕到了德國的邊界以內,而盟軍的導航、引導投彈設備卻相應地向前推進。長期持久的猛烈轟炸,迫使德國把工廠疏散到極為廣闊的地域上。因為疏散得越廣,就越要依賴完善的交通係統,每天有成千列或更多的貨車由於燃料缺乏被迫停駛。工廠、發電廠和天然氣工廠開始關閉。油料的產量和貯藏急劇下降,不僅影響到部隊的快速行動能力,而且影響了空軍的活動,甚至空軍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