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回勢如破竹橫掃西歐乘勝追擊直逼柏林(3 / 3)

還是8月的時候,施佩爾就警告希特勒說:整個化學工業由於合成汽油廠供應不上副產品,而要逐漸減產。情況一天不如一天,到11月,他報告說:如果鐵路運輸繼續下降,就會造成一種“決定性的生產大災難”。由此可見,英美的戰略轟炸,對德國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此時東線的蘇德戰場上,蘇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整編,決定直搗希特勒的老巢。斯大林認為,華沙至柏林是蘇軍的主攻方向,是直搗德國要害地區的捷徑。為了分散德軍中路兵力,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首先加強南路和北路的攻勢,將其中路兵力吸引到南北兩側。

希特勒則估計:蘇軍仍將采用慣用的鉗形攻勢,隻有粉碎德軍的南北兩翼後,中路蘇軍才會開始進攻。所以他首先增強兩翼力量,把為數不多的預備隊幾乎全部派到東普魯士,把蘇德戰場上德軍坦克部隊的2/3調到匈牙利。他企圖南攻北守,等到擊潰南路蘇軍後,再集中力量對付中路。

1945年元旦剛過,斯大林就下達實施維斯瓦河-奧德河戰役命令。這是蘇德戰場上最重要的戰役之一。在前方勝利鼓舞下,蘇聯軍工企業在1944年取得了很大成績,生產了2.9萬輛坦克及4萬多架飛機。蘇軍的裝備因此得到改善。

這次蘇軍出動180個陸軍師,相當該戰線上德軍的3倍。蘇軍主力是由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麵軍和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二方麵軍。他們的正麵,是德國整編後“A”集團軍群屬下的30個步兵師、4個坦克師、兩個摩托化師和兩個旅,在這股德軍的後方還有50個營。德軍總共約40萬人。

原定發起攻擊的日期為1月20日,由於德軍在西線的阿登地區進行反撲,丘吉爾向斯大林緊急求援,斯大林將這次戰役提前了8天,於12日開始。

烏克蘭第一方麵軍分兩路進攻,一路於23日在弗羅茨瓦附近渡過奧德河。另一路於19日解放波蘭古城克拉拉夫,到1月底攻占卡托維茲,並肅清了西裏西亞地區的全部敵軍。西裏西亞是德國重要的工業區,僅次於魯爾,這裏有豐富的煤礦、鋼鐵工業和人造石油等化學工業。尤其是魯爾多次遭到英美空軍轟炸後,很多企業遷移到這裏。渡過奧德河的烏克蘭第一方麵軍,於2月上旬一直推進到尼斯河,開始從東麵威脅德國首都柏林。

由朱可夫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麵軍,於14日從華沙以南發起進攻。17日以後,華沙一線的德軍迅速瓦解,開始向西潰逃,蘇軍緊追猛打。25日在波茲南包圍6萬德軍,以後主力繼續向西推進。至1月底,在庫斯特林附近強渡奧德河,並在河西岸占據了橋頭堡。蘇軍離柏林隻有六七十公裏了。

這一戰隻役曆經20多天便勝利結束。蘇軍西進570公裏,粉碎了德國“A”集團軍群,消滅德軍35個師。僅白俄羅斯第一方麵軍和烏克蘭第一方麵軍就俘虜德軍官兵14.7萬人,繳獲敵機1360架、坦克1377輛。

在1月底2月初,蘇軍抵達奧德河之後便停止前進,在該線與德軍一直對峙到4月中旬。在此期間,蘇軍的後勤部隊和軍用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西部,以備攻取柏林之用。

同時,蘇軍完成了西裏西亞戰役和東波美拉尼亞戰役。經過50天的激戰,蘇軍粉碎了德軍“維斯瓦”集團軍群,占領東波美拉尼亞廣大地區,逼近了波羅的海海岸和奧德河河口附近。這樣就消除了蘇軍北翼的威脅,使白俄羅斯第一方麵軍可以集中力量攻打柏林。

戰爭打到德國本土,希特勒竭盡全力挽救敗局。東普魯士是德國帝國的搖籃。又是德國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在經濟上是德國重要的產糧區。戰役開始前,東普魯士集團德軍共有58萬官兵和28萬衝鋒隊。希特勒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東普魯士,盡可能多地牽製蘇軍,長期阻擋蘇聯白俄羅斯第二和第三方麵軍前進,並使其遭受重大損失。

蘇軍參加這一戰役的部隊共167萬人。斯大林向攻擊部隊提出的戰略任務是:消滅敵人最大的集群之一“中央”集團軍群,前出波羅的海,占領東普魯士及其最重要的海港哥尼斯堡和波爾拉伊。

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終於肅清了哥尼斯堡地區的德軍。共擊斃敵軍12萬多人,俘虜14萬人。東普魯士戰役是一次艱苦頑強的持久戰役,蘇軍取得了勝利,消滅了敵軍大量有力力量,徹底肅清了德國軍國主義的堡壘。

由於蘇德戰場上德軍主力大量被殲滅,英美盟軍前出到萊茵河,法西斯德國已麵臨徹底失敗。然而在戰爭行將結束之時,蘇聯與英美間,相互關係發生了一係列尖銳的政治問題。那麼,美英蘇三國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