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杜魯門的建議,丘吉爾給予熱情的回應:“我十分高興地接到你的第一號電報,其中表述的友情和戰友之誼,使我深為感激。我十分誠摯地以同樣的友情回報。”
對於同盟國家來說,能否在羅斯福去世後,繼續維持各大國之間的戰略合作與團結,是至關重要的。也是能否爭取最後勝利的關鍵所在。
就在同盟國家間調整關係的同時,德國和意大利也發生了變化。在軸心國那一邊,卻指望羅斯福的去世,能使他們在最後時刻挽回敗局。首先獲得這一消息的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興高采烈,他手舞足蹈地說:“把最好的香檳酒拿出來!給我接元首的電話。”
希特勒正在總理府地下室躲避轟炸。他拿起電話機,全神貫注地靜聽戈培爾傳來的“喜訊”。戈培爾說:“我的元首,我向你祝賀!羅斯福死了!星象圖裏寫得清清楚楚,4月下半月是我們的轉折點。今天是星期五,4月13日轉折點就到了。”希特勒聽得十分入神,簡直可以說心花怒放。
“命運已經奪去了你最大敵人的生命。上帝並沒有拋棄我們。”戈培爾繼續興奮地說:“上帝曾兩次把你從野蠻的暗殺者那裏拯救出來。1939年和1944年對準你的死神,現在卻把我們最大的敵人打倒了。這是奇跡!”
在戈培爾巧舌如簧的鼓動下,德國媒體發起大規模宣傳攻勢,希特勒不可戰勝、希特勒受上帝眷顧的現代神話,在德國鋪天蓋地。希特勒自己也神氣起來了,他雖然十分清楚自己完全是苟延殘喘,但還是想作最後的垂死掙紮。
當然,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同盟國家的分裂,尤其是東西兩線作戰的英美與蘇聯的分裂,甚至於成為敵對的兩個方麵。納粹頭目們異想天開,竟然抱著星象圖的預言不放,他們認為羅斯福的逝世,是上帝在最後的刹那間,把軸心陣營從迫在眉睫的災難中拯救出來的千真萬確的跡象!
日本法西斯分子也利用羅斯福之死,這一“有利形勢”製造謠言,說羅斯福是由於戰爭失利極度苦惱而死去的。日本衝繩特攻隊,也趁機對美國海軍陸戰隊展開宣傳攻勢。
意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裏尼聽到這一消息後,欣喜若狂,他和他的情人貝塔西狂歡痛飲,一再為他們的時來運轉幹杯。他給隨從打氣說:“天使降臨了,有上帝保佑,我們會渡過目前的難關而贏得好運!”
就在此前一天,墨索裏尼向記者馬德萊娜.莫勒哀鳴說:“是的,女士,我完了。我的宿星已經不亮了,垂危的時間太長。我如同一名處於暴風中的船長,船沉了,我坐在一條根本無法控製的舢板上,在波濤洶湧的海洋上飄蕩。沒有人聽得見我的聲音。但是可能有一天,人們將聽到的。”
4月13日晚上,也就是羅斯福逝世後的第二天,墨索裏尼似乎又打起精神來了。他在當天召開的軍政例會上叫嚷,要到瓦泰利內進行最後的頑抗,拚一死活,搏得好運。
事實上,盟國的反攻並沒有因羅斯福的逝世而減弱,相反,更進一步加強了。如今希特勒的西線已經崩潰,艾森豪威爾統率的英美盟軍已經渡過萊茵河,長驅直入德國和中歐。
蘇軍繼解放東歐之後,已進抵奧得河畔,距離柏林市區隻有35英裏了。4月16日,蘇軍沿著一條200英裏寬的戰線發動攻勢,到25日包圍了柏林。
同一天,從萊比錫來的美軍第1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附近,同蘇軍會師。德國已被切成兩半。在蘇軍和英美盟軍的強大進攻麵前,納粹軍隊正在瓦解,僅在4月份的前三個星期裏,就俘獲德軍100萬以上。直搗希特勒老巢,解放柏林指日可待。
在亞洲戰場上,盟軍已攻占馬裏亞納群島和菲律賓群島的萊特島。從馬裏亞納起飛的美國戰略轟炸機對日本各大城市的空襲活動日益頻繁,戰爭已迫近日本本土,盟軍已在衝繩登陸。
英美軍隊和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發起了反攻,緬甸北部已經全部解放,中緬公路全線暢通。日軍在盟軍的沉重打擊下已經潰敗,盟軍正向緬甸南部迅速推進。
在中國正麵戰場,日軍雖然調集70萬大軍,企圖打通陸上交通。但中國戰場此起彼伏,前通後阻。整個交通仍然處於癱瘓狀態,反而使得日軍後備力量全部喪盡,整個中國戰場上,中國軍隊開始進行前麵反攻。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戰場,八路軍、新四軍已經發展到百萬大軍,並擁有200多萬民兵。根據地人口達到8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