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回萬炮齊發攻克柏林英勇慘烈告慰忠魂(3 / 3)

當蘇軍兵臨柏林城下時,希特勒慌了手腳。19日,他曾令海恩裏齊的“維斯瓦”集團軍群負責保衛柏林。三天以後,他接管了柏林防禦的指揮權。過了兩天,他又想重新任命柏林地區的軍事指揮官。希特勒在20日他生日時,曾想離開柏林,而且他的待從和統帥部人員在10天前,已去巴伐利亞建立了大本營。但他對是否要離開柏林一直猶豫不決。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希特勒仍然幻想繼續拖延戰爭,因此他最後決定留在柏林,並命令將他繼續留在柏林的消息,通過無線電台廣播出去,妄圖以此鼓舞士氣。

從26日至5月1日,前出到柏林南的蘇軍,沿向心方向實施突擊,分割殲滅了德軍法蘭克福-古本集團。與此同時,合圍柏林的蘇軍展開了強攻城市的激烈戰鬥。柏林巷戰的中心任務,在於不讓敵人有可能把他們的兵力集中起來形成拳頭,而要把他們的守備部隊分割在各個單獨的基點上,並迅速將其殲滅。

在攻打柏林的戰役中,蘇軍大約發射了180萬發炮彈。對敵人的城防配係總共投射了3.6萬餘噸鋼鐵。為了摧毀敵人的工事和堅固的石頭建築物,蘇軍使用了每顆炮彈半噸重的大口徑要塞炮。然而,盡管擁有威力如此強大的重武器,蘇軍戰士有時還得用炸藥把城牆炸開,穿越前進。

29日,被圍德軍已被分割成三個孤立的部分。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德軍放水淹沒了柏林的地下鐵道,淹死了在地下鐵道內避難的成千上萬的婦女、兒童和負傷的德軍官兵。

這一天,白俄羅斯第一方麵軍第3突擊集團軍步兵第79軍,打響了奪取國會大廈的戰鬥,經過逐屋逐房間的爭奪之後,4月30日21時50分,葉戈羅夫中士和坎塔裏亞下士,在國會大廈的主樓圓頂上,升起了集團軍軍事委員會授予他們的勝利旗幟。第3突擊集團軍司令員庫茲涅佐夫將軍,親自監督攻克國會大廈的這一曆史性戰鬥。他在電話裏向方麵軍司令員朱可夫元帥作了報告:

“國會大廈上升起了紅旗!元帥同誌,烏拉!”

“親愛的庫茲涅佐夫,衷心祝賀你和你的士兵們所取得的光輝勝利。蘇聯人民將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具有曆史意義的功勳!”

白俄羅斯第一方麵軍軍事委員會,在4月30日發布的第6號命令中說:“徹底戰勝敵人的時刻即將來臨。我們蘇聯的旗幟已經在柏林市中心國會大廈的主樓上飄揚。白俄羅斯第一方麵軍的全體指戰員們!向敵人前進,以最後一次迅猛的突擊將法西斯野獸消滅在它的巢穴裏,使完全、徹底戰勝法西斯德國的時刻更快地來臨。”

至5月2日,德軍完全停止了抵抗,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將軍率殘部投降。斯大林在他的“五一”節演說中宣布,柏林最後一戰,擊斃德軍100餘萬,俘虜德軍80萬。紅軍部隊繳獲或摧毀6000架飛機,1.2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2.3萬門火炮及迫擊炮,以及大量的武器裝備。

與此同時,英美盟軍以不斷增強的勢頭繼續前進。德弗斯將軍的集團軍群之美國第7軍,在4月30日經過慕尼黑,在5月3日抵達因斯布魯克。法國第1軍沿著康斯坦茨湖的北岸前進以後,轉向南麵,並且越過了奧地利邊境。

有一支部隊從因斯布魯克派到勃倫納山口,而在5月4日在往南幾英裏的地方,跟美軍第5軍的先頭部隊會師,這支美軍是完成亞曆山大的勝利戰役之後,從意大利過來的。因此,所有西、東、南三條戰線,一度相隔幾千英裏之遙,終於彙集在一起,殲滅了德國軍隊。

在北方的蒙哥馬利的軍隊,構成了他們的包圍圈。英國第2集團軍打前鋒的第8軍團先頭部隊,在4月19日抵達離漢堡30英裏的易北河上遊。在他們左邊的第12軍,受到主要由來自附近軍官學校抽調出來而倉促編成部隊的頑強抵抗,但他們在18日拿下了佐爾陶,並且向漢堡逼近。第30軍在向不來梅進軍的路上,也經過了一些激烈戰鬥。整個英軍的前進,因需要修複敵人所破壞的幾百座橋梁而遭到耽擱。不來梅在26日被英軍攻占。

第8軍在左翼有第12軍,右翼有美國第18空降軍的掩護下,於4月29日渡過易北河。他們向波羅的海方麵前進以跨過丹麥的國門。5月2日,第11裝甲師抵達呂貝克,丹麥為英軍所解放,整個國家沉浸在狂歡之中。

英軍第6空降師跟蘇軍在維斯馬會師。次日,第12軍進入漢堡。在易北河以北,到處充滿了大量難民和土崩瓦解的德軍,他們從蘇聯人方麵逃過來,向西方盟國投降。歐洲的戰爭眼看就要結束了。

那麼,這場對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災難的元凶希特勒,他的命運是怎樣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