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回攻本土美軍戰衝繩大動員日本孤一擲(2 / 3)

為了逃避這次猛攻,8500噸的“矢矧”衝進大雨區,但仍中彈一枚,艦身震動。幾乎就在同時,艦身大震,原來左舷艦身吃水線以下中魚雷一枚。它停了下來,一籌莫展——死在海上。

幾海裏外,“大和”歪七扭八的甲板上躺著一大堆屍體。艦身已歪,速度降至18海裏。但有賀將軍仍朝衝繩前進。下午1時35分,第三批美機約有150架,朝“大和”飛來,集中轟炸已損壞的左舷。“大和”轉身逃跑,左舷又中兩枚魚雷。此時,半數高射炮手中彈身亡,方向舵已被炸毀,艦身傾斜至15度。

下午2時,“大和”中了第8枚魚雷,傾斜增至18度,時速降至7海裏。這時,巡洋艦“矢矧”正在迅速下沉,甲板已浸水。不管原大佐往哪裏瞧,他看見同來的驅逐艦不是在下沉就是在燃燒。有兩艘似乎還沒有受傷,它們正在“大和”周圍來回保護“大和”。但美機像蚊子似地圍著“大和”轉,盤旋轟炸。2時15分過後不久,第12枚魚雷打進中左舷。有人說這是縮短痛苦的“慈悲的一擊”。“大和”上3332名官兵,除269人生還外,全部葬身海底。

美軍兩個陸軍師登上衝繩一周後,在向首裏北方挺進時,遇到強固的防禦陣線。這裏,島寬4英裏,石灰石丘陵連綿起伏,有許多天然山洞,墳墓星羅棋布,還有許多台地、懸崖和山穀。由於山的走向全是由東向西,美軍遇到了一道接一道的天然防線。

日軍連續不斷的火力,使美軍東翼完全停止不前,西翼則被一塊高地所阻。這塊高地從海岸向東延伸1000碼到5號公路,該公路穿過防線中心,一直通到首裏。這個高地叫嘉數高地,兩麵是山,中間呈馬鞍形。看上去,這算不了什麼障礙,因為它既不高也不十分崎嶇不平,不過是長滿了野草、灌木和小樹。然而,這個又矮又胖的醜陋小山,則是保衛首裏的關鍵,當美軍4月9日上午湧上山頭時,卻遇到強有力的抵抗。到了傍晚,由於彈藥用盡,加上傷亡慘重,美軍隻好退下來。爾後的兩天,美軍從兩翼反複進攻,都敗下陣來,形成流血對峙局麵。

次日一早,185架“神風”飛機,在150架戰鬥機和45架魚雷轟炸機的掩護下,開始攻擊衝繩周圍的美軍艦隻。然後又飛來8架雙引擎轟炸機,機身下掛著一種新式武器“櫻花彈”。這種單程滑翔機由三支輔助火箭為動力,看上去象裝了小翅膀的魚雷,駕駛員可以帶著一整噸強力炸藥以500餘海裏時速俯衝。

美國人給這種新式自殺武器起了個綽號,叫作“八格彈”(蠢彈),但這個綽號,並沒有減輕其恐怖威懾,“八格彈”立即在各個艦隊引起恐怖感。約在下午2時45分,一枚“櫻花彈”從母機的腹部落下,射進剛被一架“神風”機撞中的驅逐艦“曼納特.艾貝爾”號。這艘驅逐艦被劈成兩半,幾乎立即沉沒。另一枚“櫻花彈”在“斯坦利”號上爆炸。與此同時,“神風”飛機和常規飛機炸沉一艘大型登陸艇,炸傷一艘戰列艦、3艘驅逐艦和8艘其它艦隻。

在羅斯福總統去世的當天,鈴木內閣為準備本土進行決戰,決定組織國民義勇隊。報界連篇累牘刊登對守衛衝繩充滿信心的報道。衝繩一旦陷落,動用國民義勇隊便勢在必行。

自萊特海戰以後,日本人一直試圖對美國人使用“神風”戰術,在衝繩保衛戰中,這種戰術成了保衛戰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複活節登陸以來,日本人對聚集在衝繩周圍的數百艘美國軍艦已發起五次大規模“神風”攻擊,動用飛機1500多架。數百架飛機衝破密集的高射炮火力網,撞上目標爆炸,把近20艘美軍軍艦送入海底,並把另外25艘撞得遍體鱗傷。當美國兵眼睜睜地看著一架架飛機,不顧死活地向艦隻撞來,駕駛員決心與美軍軍艦一起炸得粉身碎骨,這簡直使一些人“周身血液都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