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以苦為樂(1 / 2)

第八百二十六章以苦為樂

那若本瓊被米拉熱巴身上的佛光弄得眼花繚亂,便連人帶鼓跌落下來。至今,岡仁波齊南坡仍清晰可見一道裂痕,據說是那若本瓊跌落時劃出。於是,馬年以經鬥法佛教勝苯教而被佛門信眾倍加敬畏和珍視。

原來是這樣,大家茅塞頓開,對米拉熱巴以大神通擊敗那若本瓊的事跡讚歎不已。

丁磊知道,一個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夙願莫過於去岡仁波齊朝聖。他們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在500輪回中免受地獄之苦;轉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而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山一圈,則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

此外還有這樣的說法:山頂轉的是五百羅漢,山腰轉的是空行勇母,山腳轉的是芸芸眾生。但並沒有人登上神山岡仁波齊,一來山勢太過險峻,二來人們認為妄自登山會驚動神靈。

汽車沿著蜿蜒的山路一路向上,遠處雪山白雲,近處綠樹清泉,真像是到了仙境一般。來往的車輛極少,路上磕長頭的卻很常見。

他們有的單獨一人,有的三五結群,身穿長長的袍子,手上套著手板,走三五步,跪下,伏在地上,以麵觸地,雙臂伸直,然後起身,再走幾步,再跪下。有人走得快些,有的則走得很慢。據說有人在磕長頭的路上就去世了,應該是往生極樂世界了。

還有一家夫妻二人趕著一輛毛驢車,車上裝著生活用品,男的在前麵磕長頭,女的在後麵拉著車,毛驢舍不得用,被拴在後麵,跟著走,等到上坡的時候才套上車拉一陣。

他們對信仰的虔誠讓丁磊感歎不已。每個人來磕長頭的原因都是不同的,但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對神明的敬仰,折磨自己肉體來實現靈魂的救贖,這也是一種因果報應的規律,身體受到的苦難越多,靈魂就越潔淨,反之亦然,身體得到的享受越多,靈魂就越肮髒。

所以很多人不理解苦行者,而他們卻以苦為樂,自得其樂,他們或自殘,或挨餓,或長年靜坐,直到舍棄此身。

當年釋迦牟尼也經過數年苦修,後來覺得此道不行,但沒有當初的苦行,也未必有後來的佛祖。

天慢慢地黑下來,乘客一個接一個地打起了瞌睡。

丁磊也昏昏欲睡。

車子慢慢停了下來,一個司機下了車。丁磊睜開眼,這麼快就到了嗎?不可能吧,他看著窗外的夜空,繁星點點,像小燈籠一樣掛在天空,空氣純淨透明,好像伸手就能摘下來一樣。李白的詩:“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說的就是這種境界吧,也許那時的天都是這樣的藍。

看著夜空,不禁心馳神往,他仿佛聽到有人在呼喚他,不由得想要飛上去。

查看車子的司機上來了,對乘客說:“車子壞了,修一修再走啊。”

乘客們議論紛紛,問司機什麼情況,司機也說不清,隻是含糊地說:“馬上就行。”

丁磊知道,自己的車坐到頭了,下麵該下車步行了,此次是來請佛的,不可能這麼容易就請得到,他已經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