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弟子(1 / 3)

饕餮!

他洞悉天機。

他算盡天機。

他精通周易、皇極經世書、紫薇鬥數、子平命理、六壬神數……可是,他自己偏偏逃進破落的廟內,即時不支倒地,一直滾至神案之前。

已是夜深,這座破廟更是寥無一人,其實在大白天又何嚐不是一樣?

世道每況愈下,人心逐漸淪亡,良知大量泯滅,誰還會顧忌“舉頭三尺有神靈”?佛像呂洞賓,簡直已成為大多數人訕笑的對象!

他很痛苦,渾身披滿腥臭鮮血,也不知是從他身上哪處淌下。

他軟弱無力地仰望座上神佛,迷糊地哀歎∶

“天啊!佛啊!我到底幹錯什麼?我到底幹錯什麼?”

迷糊的聲音在廟中來回激蕩,不住碰出無數回響,宛如聲聲追問。神佛卻毫無反應,似並未為其哀號所動。

他猶在努力呻吟。

“天!我一生算盡天機,為世人指點迷津,扶危解厄,難道這樣也是錯?難道這樣也是錯?”

神佛始終默無回應,然而廟外天際倏地閃過一道紫電,接著爆出一聲撼天雷響!

是天震怒了?是佛震怒了?

一道旱雷赫然轟進廟內,當場把他身畔的地麵轟至飛碎,就像是天和佛給他一個最簡單直接、最徹底的。最憤怒的回複!

他必遭天譴!

他淒惶地瞪視眼前情景,嚇得目瞪口呆,腦海不由自主浮現一段往事……

“啊,難道是那回事?”他白地記起自己多年前因一筆豐厚酬金而為一個已高高在上的人算命,那人並無厄困,隻想要更上一層,他為他批了一句∶

“水逐黃花去,春隨楊柳歸。楊柳何時歸,嫋嫋複依依。”

不錯!正是這個錯!

錯!錯!錯!

僅因他一時貪心,妄自泄露了一句不應泄露的天機,更助長那人的氣焰及雄心壯誌!僅因他這句批言,更鼓勵那人向頂峰瘋狂而進,因而造成更多殘酷的殺機,以致於受劫!

都是因為一句批言之錯!

他慚愧,他內疚,他心中紊亂非常,頹然跪在神佛跟前,乞憐道∶

“是我錯了!但……此事將如何補救?”

他絕望地合指一算,目光霎時流露一片驚慌之色,像已算出一件異常可怕的事,惘然哀號∶

“太遲了!楊柳已落在他的手中,太遲了……”

震顫之間,他亂步走到窗前,淡淡的月色映照在他的臉上,赫見他麵容滿布一堆堆的毒瘡,血膿披麵,猙獰可怕已極……

就在哀號聲中,他臉上無數毒瘡突然爆開,千百道血箭暴濺橫飛,淒厲非常,令人慘不忍睹!

這就是他渾身披血的原因!這就是他泄露天機的報應!

他痛得五體投地的向佛斷續乞求∶

“太……痛苦了,請寬……恕我,讓我……痛快點死……吧……”可是他雖受盡折磨,幾乎虛脫而死,卻始終沒有死去。因為命運對他還有一個安排。

他還有一句天機仍未泄露。

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話。

“幫主,這兩個便是我幫眾於岷江畔救起的小孩,已整整昏迷了七天。”

“塞諸葛,他倆就是淮西雄刀和南苗劍首之子━━楊行密、住溫?”

“正是。”

“那,當中誰是楊行密?”

“是這個長發少年。”

“唔,很好。”

“幫主的意思是……”

“表麵看來,此子眉目雖是一片純厚,實則隱含剛強不屈之氣,絕非泛泛之輩,實與六六一樣,是百年難逢的練武奇才。”

“隻惜幫主已納兩徒。”

“塞諸葛,你忘了老夫三絕中的黑雲密布腿法法還欠一個傳人?”

“但……幫主,別忘記楊行密此番遭遇是因幫主窺覦神鋒間接引起,恐怕……”

“毋庸操心,此事僅得你和執行任務的六六知曉,死囚雙奴亦已遇難,即使連讓兒也不知此中計劃,若我們三人不說,誰會知道?”

“幫主雄才偉略,言之有理,小人口服心服!”

“既然如此,你就給我好好緊記四個字。”

“嘻嘻,是什麼字?”

“守口如瓶!”

歲月無情,總不會為任何人、任何變故停留半刻半分。

生命,在歲月與天地的嚴密監視下,還是被逼誕生、成長、看華冉老,直至死亡!

楊行密的生命並未終結,可是霸天顯然已於千佛洞內慘死,今後,他再不能與父重過幸福而平淡的生活,對他而言,縱使能夠苟生世上,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生命,實在有太多的遺憾與哀傷……

不過有一點卻可肯定,楊行密一生的曆史由這一刻開始將被徹底扭轉、改寫!

在一片昏昏沉沉之中,楊行密隱約聽見一個聲音在呼喚著他∶

“楊行密……”

是死前的幻覺嗎?這個聲音生硬平板,絲毫也沒高低仰揚,活像死神對他的呼喚。

是的!楊行密迷糊的想,或許他早已真的死了,才會聽見死神的呼號?

然而,聲音又再響起,如沙漠玫瑰如幻,他依稀可辨聲音就在自己身旁∶“記著,別告訴任何人我接下‘群鳥蝕日’”。

簡單直接的一句話,令楊行密驀然六六,說話的並非死神,而是那個……

他很想證實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無誤,他很想張開眼睛瞧瞧此人是誰,隻是他渾身一點力氣也使將不出,就連張開眼皮的氣力也沒有。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又由遠至近地傳來∶

“錢少爺!錢少爺!”

是一個很甜美的女孩叫聲,憑聲可以想象,她的樣子大抵長得不錯。

“錢少爺,你這數天怎麼老在這個楊行密身畔默坐?瞧!天也快晚了,你不倦麼?我已為你準備好了飯菜。”

此語一出,昏沉中的楊行密心神陡地一震。這個喚作“錢少爺”的人,在他身畔佇候數天,就是為等待他稍微恢複知覺悟時,對他說那一句話?

他更想瞧瞧這人的容貌了,可惜始終無力張目一看。

忽地,楊行密又聞一陣急速的推門聲,一個陌生的聲音恭敬的道∶

“錢少爺,幫主有請。”

接著是一連串的腳步聲,聽來那個錢少爺與女孩已逐漸遠離。

楊行密猜想下去,隻惜氣力已然不繼,他可以感到自己的腦海正漸漸模糊起來。他終於又再次昏睡過去。

天下第一樓內,黃巢與一個十分沉默的人談了許久許久。

其實二人也並非在傾談,因為一直都隻是黃巢在獨自說知,那個人卻終究沒有作聲,僅是偶爾點頭。

這個人,正是在千佛洞處得見那頭異獸廬山真麵目的━━錢柳!

霸天與住帥兩大絕世高手乍睹這頭冒火異獸後,想必已經遇害,但錢柳竟然可以幸存?

卻原來當日住帥踏進千佛洞後,半晌未見出來,後洞中緩緩踱出的反是一頭全身冒火的四不像━━饕餮,錢柳心頭一寒的同時,亦深知住帥準已蒙難。

饕餮目光如炬,張牙舞爪,饞涎欲滴,似要把世間萬物吞噬並焚為灰燼,統統付之一炬。

錢柳一聲不發,一直靜靜地看著饕餮,一動不動。他知道,這頭異獸能一下子便把二大高手滅絕,當真非可小可!在沒有十成把握可以避開之前,他絕不妄動!

他又如一座冰雕般鎮立原地。

真的!他真的像是一座了無生氣的冰雕,它也像一團烈火。

人和獸,冰和火,緊張欲裂地對峙,對峙,對峙,對峙……

隻要一觸,即發!

對峙之間,錢柳陡然發覺,這頭異獸的一雙眼睛看來雖在對他瞪視不轉,但目光一片空洞,視力似乎甚弱,方明了它原來並非在瞪視自己,它隻是憑聽覺和本能感覺分辨周遭變化。

故四周任何物體僅需稍微移動,它立即便會向其洶湧攻殺,可惜,它今次遇著的是錢柳。

一個不言、不笑、不驚、不動的死神,渾身皆在散發著冰冷與死亡的氣息。

他儼如一尊毫無生命的石偈,冷靜得連半滴汗也未有流下,它根本沒法感應他的存在!

隔了良久,奇跡般地,這頭異獸遽然轉身,一步一步的低吼著返回千佛洞內,錢柳終於脫險。

不過死囚雙奴已死,兩大高手已死,兩大高手的兩名後人亦想必已死,為了回去好向黃巢複命,錢柳必須為自己另編一個故事。

最合理的莫如霸天竟不催刀赴戰,反把戰雄刀交托兒子保管。死囚雙奴急於要奪戰雄刀便即撲向楊行密,錢柳現身阻截二人妄動,卻反給楊行密誤會他特來相救。糾纏間死奴被住帥所殺,而囚奴則被千佛洞內一個異獸焚斃,住帥見狀立把兩個孩子拋進江中逃生,最後兩個高手同被這頭異獸拖進千佛洞內,雁翎、戰雄刀亦於洞中丟失,而錢柳卻因自身冷靜而得幸免,至於那頭異獸則去向不明……

整個過程並非天衣無縫,但已足夠讓黃巢相信。何況自錢柳返回金甲軍後,黃巢也曾遣眾再赴千佛洞仔細偵察,確在洞中發現許多猛獸爪痕,爪痕之形狀、大小均有別於現存獸類,故兩大高手被異獸拖進洞內亦屬合理。

而千佛洞內地勢異常傾斜,深不見底,眾手下亦不敢貿然再深入洞內查探下去,隻是見洞口內處方圓十丈草木器廠俱焚,估計霸天與住帥必齊齊燒為灰燼,屍骨無全。而戰雄刀與雁翎此兩大神鋒,相信亦丟失於洞內萬丈深淵中,無法尋回。

沒料到金甲軍眾在回程途中,卻於岷江下遊發現給溫濤衝上灘頭的住溫與楊行密。二人早已昏迷不醒。奄奄一息。

而楊行密、住溫的出現正是錢柳所編故事的最大破綻,僅因隻要楊行密蘇醒後道出真相。

錢柳一直守在二人身畔,就是俟他倆稍複知覺時便即時告誡二人別把真相和盤托出。

不過有一點卻真的大出錢柳意料之外。黃巢這回計劃徒勞無功,更損失死囚雙奴兩名猛將,卻並不如何震怒,相反發現楊行密後更是喜上眉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就在此際,就在此天下第一樓,就在黃巢對其所說的一番話中,錢柳終於知道所為何因。

黃巢之喜,皆因他發現楊行密是個難得奇才,這個發現似乎比與沙陀城結盟更為重要。

其實住溫又何嚐不是塊材料?黃巢何以偏要鍾情於楊行密?錢柳雖不明,但不問。

黃巢已為楊行密今後妥作安排,而為了這個安排,金甲軍窺覦神鋒的真相必須隱瞞。

對於隱瞞真相一事,他相信錢柳絕對有此能耐,甚至比塞諸葛更有能耐。

隻是,錢柳隱瞞真相的能耐實在較他所想為高,黃巢自以為知道了真相,卻沒料到,他所知真相並非真相。

真正的真相,早已深深埋藏於錢柳心坎這內。

也許,直到永遠。

楊行密與住溫,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蘇醒的。

他甫張開眼睛,便見住溫昏睡其側,滿頭大汗,小嘴巴還在聲聲叫著爹,可知正在做著惡夢。

楊行密立時輕輕推他,低嚷∶

“住溫,住溫……”

住溫搓了搓他那雙惺鬆的大眼睛,也醒了,睜眼一見楊行密,登時喜不自禁,一把捉著楊行密的手,雀躍問∶

“楊行密,是……你?我……我們還沒有死?”

絕境救生何其渺茫?難怪住溫一時難以相信事實。楊行密莞爾點頭,卻沒有注意周遭環境。

二人放眼一望,但見自身正臥於一張寬敞軟榻上,而安放此軟榻的這間臥室,足可容納百張軟榻,可較我們住家莊的廳堂更大啊!但……這裏……到底是什麼地方?這裏到底是什麼地方啊?

麵對如此陌生而廣闊的空間,住溫隻感到惘然失措,依舊在問著同一問題。楊行密苦笑,他同樣也是人海中一個孤單無助的小孩,他又如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