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花漸欲迷人眼
行業
作者:巨國賢 宋小慶 吳怡平 陳子坤
從全球主要經濟體的PMI指數來看,2014全年延續了2013年下半年以來外強內弱的趨勢。美國、日本、歐洲PMI指數趨勢性恢複,目前均處於擴張區域,11月份美國PMI指數為58.7。
相比之下,中國經濟略顯疲勢,PMI雖處於擴張區域,但一直在邊界線附近徘徊,11月份國內PMI指數為50.3,從趨勢來看,較為疲弱。
從工業生產增速來看,國外主要經濟體勢頭也強於中國。
2013年下半以來,特別是美國經濟的增速比較平穩健康;而中國的工業增加值略顯增速放緩之勢,2014年以來基本在走下台階。
從通脹率來看,全球的通貨膨脹並不是短期的主要矛盾,目前美國、歐元區通脹率均在1%左右,日本在安倍經濟政策下,大幅度寬鬆,目前通脹率處在比較高的水平,而中國國內通脹率在2014年以後基本是下行態勢,略顯滯漲之態。
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了2014年經濟工作,提出了2015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新常態成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關鍵詞,守住底線、加速轉型將成為新常態的具體體現。預計增長目標將下調到7%,赤字率將上調到2.5%-3%。盡管積極財政穩健貨幣的提法不會改變,但為應對經濟下滑政策實質上都會進一步寬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5年國內CPI的預計是3%左右,而目前不到2%,也說明了2015年的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
基本金屬的亮點:鎳、鋅
回顧2014年,鎳、鋅、鋁三個供應麵出現約束的品種,是基本金屬中價格表現較好的,特別是鎳、鋅,其他品種到目前為止,均價普遍下跌。國外LME市場方麵,三個月鋅均價同比上漲11.74%,三個月鎳均價上漲12.9%,三個月鋁均價微漲0.41%。其餘品種價格普跌,銅、鉛、錫均價同比下跌6.65%、1.39%、1.25%。
國內市場方麵,鎳鋅亦是表現較好品種,均價同比分別上漲10.49%、6.29%。其餘鋁、銅、鉛、錫均價分別下跌5.69%、8.5%、2.61%、5.05%。
在QE退出預期、美元指數走強壓力、投資需求急劇下降等因素作用下,貴金屬2014年表現較差。國際金價同比下跌9.92%,國際白銀價格同比下跌19.15%;國內黃金價格同比下跌10.4%,國內白銀價格同比下跌16.52%。
小金屬供需相對更具個性,但宏觀經濟需求疲軟,價格大部分亦疲弱。2014年除了氧化鉬均價上漲13.18%,其餘品種普遍下跌。鎂錠、鎢精礦、二氧化鍺均價分別同比下跌7.87%、14.69%、1.42%。
2014年年初至12月中旬,以流通市值加權平均計算,全部A股上漲46.3%,而申萬有色板塊指數上漲46.2%,基本與大盤持平。從子板塊情況來看,前期跌幅較大的工業金屬板塊上漲57.7%,金屬非金屬新材料上漲44.1%,稀有金屬上漲40.2%,黃金整體表現最弱,上漲31.3%。細分行業來看,表現最好的是鋰上漲62.8%,最差的是稀土漲幅為19.8%。
個股方麵,普遍上漲,漲幅差異很大。工業金屬中鎳、鋅類股票表現較好,而漲幅靠後的公司,稀土、黃金類公司居多,一方麵是基本麵並不好;另一方麵是前期相對漲幅較大。
海外市場方麵,美國標普500指數延續牛市態勢,指數較年初上漲12.3%。但由於金屬價格不振,海外有色股表現比較一般。倫敦金屬價格指數年初至今下跌3.5%,北美黃金礦業股指數較年初下跌14.6%,已經跌至2008年的低位水平;北美基本金屬礦業股指數也較年初下跌18.3%。
關注供應收縮
由於傳統的大宗工業金屬主要應用在建築、交通等基礎設施領域,故與以高投資為特征的城鎮化進度高度相關。過去十年,在中國城鎮化、工業化浪潮的過程中,投資拉動經濟的特征十分明顯,這一過程對大宗商品的巨量消耗使得過去十年中國因素對全球金屬消費需求增長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2000年中國在全球主要金屬消費中的占比約10%左右,而目前這一比例已提升至接近50%,未來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變小。
隨著經濟基數的增大,中國GDP增速從2011年以後逐漸走下高速發展的台階,10%以上的持續高增長無法重現,增速逐漸從8%、7.5%等往下挪動。那麼與工業化及基建高度相關的基本金屬需求必將出現明顯放緩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