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交誼舞,就有一種幸福感。看著舞場裏的人,也是一種幸福。那樂曲淡淡濃濃的味道,生命和一種什麼交融起來了。有人說,浪漫如交誼舞,是男女兩性的能量交流。用一種方式、用一種生命、用一種身體的語言很美地表達出來,好極了。
什麼是激情?跳過交誼舞的人說,在這一場舞蹈之後你可能會發現——那地板上有一種被情感灼傷過的痕跡。那舞步一波又一波的潮水,你會恍然覺得自己的靈魂隨著一隻飄來蕩去的船上下顛簸,湧動澎湃。那柔軟的燈光,輕輕地繚繞,在有溫度的身體上隨意滑行。身邊他的她的脈脈明眸,笑容迷離,讓你頓時忘記了年代。
多姿的舞者像風一樣飄。挺直的腰身在宣告著什麼。音樂在動,舞場在動,心在動。你會覺得這世間再沒有什麼了——你進入了一座幻影城市,那裏隻要有心弦顫動,還有與你對話的異性。
交誼舞的概念遠比人們通常注解的豐富,實際上囊括了社交、體育、時尚、表演、舞蹈、幽默等等,精致美好的服裝服飾也是交誼舞的一部分。動人的煽情的音樂,叫人聯想翩翩。注入了情感的音樂,好像是有了生命的律動。在一個仿佛是前世的夢裏,置身於一種欲動還休的境地,有的是一種無言也莫言的等待和期冀。
我們總在尋找快樂之源嗎?我們想使自己更美麗嗎其實,人最美麗的時候就是心情最快樂的時候,自己做自己地盤的主。當都市生活的高壓令你感到精神疲憊,不妨在舞場讓自己的身心律動起來。也許,跳交誼舞根本不必按什麼拘於一格的套路,隻要一種感覺,一個細微的律動,一種真實的滿足。如果你被那燈光照得眯上眼睛,那就更美了。甚至聽不懂的旋律也沒有關係啊。你盡可以盲目地踏著那一片純淨的雲慢慢地步行,不要阻擋那淡淡的憂愁湧上心來,想想曾經走過和將要走過的歲月,讓這畫麵定格,讓這一瞬他的她的眼神,忽遠忽近地殘留在你日後的一個個朝朝暮暮。
自由而舞,聞聲起舞,空氣裏彌漫起溫馨的歡悅。少了束縛感的舞蹈,更具“煽動性”的風情與活力。此時,有人卻靜靜地閑在角落裏,好比坐在一個輕輕搖擺的秋千上,在舞客匆匆的身影裏默默存在。也許在多年以前,就有那麼一位初長成人還有點羞澀的少男或少女,在這裏將自己對生活,對未來的美夢慢慢搖起。
音樂怎麼就忽然俘獲了你感染了你,非常的張力。那感動一點一滴走進你心裏麵,直至觸動到你心靈最敏感的地方。你的眼睛——似也看到了別人內心深處驛動的隱秘。那裏麵的故事,讓你探究,讓你舍不下。就這麼曲終人散了。你心懷歎息,舞場的來去是這般自由隨意,可夢想是握不住的,那我們又握住了什麼?
[閃回]中國第一個由官方派出的使團,是斌椿1866年率隊赴歐洲遊曆的使團,他在歐洲國家就被邀請參加宮廷舞會。雖然,對於這種西洋景,斌椿從未見到過。但他如實地記載了當時所看見的宮廷舞會的盛況。在一場舞會中,男男女女在一起跳舞要跳十多次,穿戴五色璀璨,光彩奪目。兩年後,中國第一個外交使團蒲安臣使團中誌剛在法國被邀參加舞會,他對交誼舞的認識深入了一步,認為那是西方人的一種風俗,具體場麵則是“男攜女手,進退有節”。
交誼舞被引進中國,首先出現在燈紅酒綠上海灘的百樂門。當曆史的車輪緩緩地駛入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滬上出現了一種新生事物,那就是西方人在租界開始舉辦一些舞會。這種舞會不比中國傳統的舞蹈,而是男女二人共同協作完成,就是現在所說的交誼舞。這種舞會的形式是何時傳入內地的,目前已經無從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作為展示近代文明的櫥窗,南京當然也少不了這樣的西洋景。國人開始舉辦交誼舞會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人還投書報紙,對西方人每到夜間,男女聚集在一起以跳舞為樂的現象提出了批評,認為這是一種陋習,而當時報紙的回答則對舞會持有肯定的態度,稱“西人光明磊落,脫略為懷,雖男女聚會跳舞,樂而不淫,與中國之燒香賽會,男女混雜,大有天淵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