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新聞標題中熵與冗餘的運用
熱點關注
作者:熊暘
【摘 要】娛樂新聞作為一種獨特的新聞類型,其標題亦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從熵與冗餘的角度對娛樂新聞標題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娛樂新聞標題中存在著要素模糊之熵、事件意外之熵、字詞用法之熵的特點,同時標題中還有著人物冗餘、事件冗餘以及連續報道的冗餘等特質。為使娛樂新聞標題達到最佳傳播與接收效果,熵與冗餘的運用還需在合理的範圍內。
【關鍵詞】娛樂新聞 新聞標題 熵 冗餘
一、“熵”與“冗餘”的概念
“熵”最初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是由德國物理學家、現代熱力學奠基人克勞修斯提出的。“熵”從本質上說,就是“混亂和無序”。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經典信息論者把“熵”引入到信息論領域,他們把“熵”看作是交流整體狀態中的不確定性和無序性,認為一個消息中的熵值越大,該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同時,熵值的合理運用可以引起受眾的選擇性注意,並造成不同的接收效果。
與“熵”相反的一個概念,就是“冗餘”。如果說“熵”指的是消息的不確定性,那麼“冗餘”則是指消息的確定性和有序性。冗餘的確定性意味著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的減少,但這種信息量的減少在信息傳輸過程中同樣有著重要作用。冗餘可以提高編碼、解碼的精確度,消除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噪音,並通過多種方式來增強傳播效果。在娛樂新聞的標題中,熵與冗餘的巧妙運用,可以營造出獨特的傳播效果。
二、娛樂新聞標題中熵與冗餘的運用
新聞標題是置於新聞內容最前麵,並對新聞內容予以概括的簡短文字。一個好的新聞標題不僅能引起受眾的閱讀興趣,還能讓受眾迅速了解消息梗概。娛樂新聞的標題往往在吸引讀者眼球上更勝一籌,這裏從熵與冗餘的角度,來探析娛樂新聞標題的獨特之處。
1、娛樂新聞標題中“熵”的運用
第一、標題要素的模糊之熵。一則完整的新聞,需要包含六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標題作為新聞之眼,雖不一定要完全涵蓋這六要素,但標題的製作一定要建立在對這六要素進行全麵把握的基礎之上。然而實際上,娛樂新聞標題中的六大要素卻往往不夠清晰和精準,相反還存在著要素模糊的情況。標題中要素的模糊,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標題的熵值,從而吸引讀者去正文中尋找答案。
如在“看完‘春晚’看‘村晚’”(《武漢晚報》2012年1月21日14版)這則標題中,就存在著新聞要素模糊的情況。在六項新聞要素中,有人物——“春晚”、“村晚”和事件——“看”兩項要素,且人物要素“村晚”比較模糊,讀者往往不知道“村晚”為何物,更不知“看村晚”是要看什麼了。閱讀正文後讀者才能明白,原來“村晚”是一部將在大年初一播放的賀歲片《就是鬧著玩的》,這部賀歲片是以講述農民自辦春節晚會為題材,所以標題中稱其為“村晚”。可見把標題中的新聞要素模糊化所產生的熵,能夠吸引讀者去正文中尋找模糊要素的清晰答案。
第二、事件的意外之熵。娛樂新聞標題中另一個高熵值之處,在於事件的出乎意料上。在大部分娛樂新聞標題中,都會有事件這個要素,因為娛樂新聞的要旨之一就在於報道某人最近做了什麼。而“做了什麼”,往往是出乎人們意料的事情,這個事情總能打破人們對某個明星的原有記憶,從而引發了人們的好奇與懷疑,進而事件的不確定性增加、標題的熵值隨之提高,讀者也會繼續往下閱讀,以詳盡了解這個事件。
如在“39歲奧尼爾向89歲影後求婚 當場被扇一記大耳光”(《長江商報》2011年8月22日B17)這則標題中,事件“求婚、被扇一記打耳光”就具有很高的熵值。讀者在看到這則標題後往往會很好奇,39歲的奧尼爾為什麼會向89歲的影後求婚?影後又是怎麼給了他一記耳光?這一係列出乎意料的事件常能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從而繼續往下閱讀以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