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都市報頭版的封麵化設計
報刊經緯
作者:劉亦凡
【摘 要】市場競爭環境改變了報紙的編排方式,封麵化頭版在都市報中獲得廣泛應用。本文以5月1日北京、重慶、廣州三地大型都市報為例,闡述封麵化頭版的概念及分類,分析封麵化頭版產生的原因,通過對比說明封麵化頭版的具體運用及作用,以及封麵化頭版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都市報 封麵化 頭版
一、封麵化頭版的概念及分類
頭版即第一版,是整份報紙首先與讀者見麵的版麵。作為報紙的“門臉”,頭版既向讀者傳達重要新聞、報紙風格、看點賣點等信息,又直接接受讀者的比較和選擇,因此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曆來受到報紙編輯人員的重視。
隨著我國報業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都市報摒棄了將重要新聞內容置於頭版的傳統編排方式,而采用導航作用明顯、更為吸引眼球的封麵化頭版設計。
顧名思義,封麵化頭版就是采用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仿照雜誌封麵來設計報紙頭版。封麵化頭版分為完全封麵化與不完全封麵化兩類。前者以《精品購物指南》為代表,在報頭及刊號下用整幅照片做封麵,在照片左、右、下邊框位置輔以文字作為內容導航,此類頭版與雜誌封麵設計無異;後者以都市類報紙如《新京報》為代表,在報頭及刊號之下使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突出主要新聞信息,圖片通常是圖片新聞或突出重點新聞內容的設計圖,而文字主要是作為導航的新聞標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大新聞報道中,為突出新聞的重要性,增強對讀者的衝擊力,平時采用不完全封麵化的報紙也會采用完全封麵化頭版,如雅安地震報道中《重慶時報》的頭版。
二、封麵化頭版產生及發展的原因
20世紀90年代中期都市報的興起加劇了中國報業的競爭,而緊隨其後的互聯網興起又加劇了媒體間的競爭。為吸引受眾,謀求生存與發展的空間,以都市報為代表的新興報業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嚐試,封麵化頭版便是其中之一。封麵化頭版是競爭的產物,其競爭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1、報業內競爭——突出形式,打造品牌
1995年,中國第一份都市報《華西都市報》創刊,此後,貼近市民生活、滿足市民需求的都市報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都市報的興起加劇了中國報業的競爭,也推動了中國報業的市場化進程。
一份報紙要在選擇眾多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為受眾所認可,必須擁有區別於其他報紙的特點。在信息飛速傳播的時代,以獨家新聞等內容為賣點已經越來越困難,因此形式同樣成為競爭熱點。相比於注重文字、內容的傳統頭版排版,封麵化頭版注重圖文結合的形式。圖片及設計元素的加入使排版更易創新,活潑生動,因此也更易吸引讀者眼球。
此外,從現代消費心理學看,要產生重複購買的效果,需要賦予產品一定的個性認知,乃至建立一套產品形象識別計劃。①圖文結合的封麵式頭版形成的固定模式,可以作為報紙形象識別的標誌,為報紙品牌所服務。例如《新京報》標題加圖片新聞的橫向通欄排版,就是其特有的形象識別標誌。
2、媒體間競爭——大膽用圖,吸引眼球
按人的生理規律來說,大的、鮮豔的色彩、線條和有縱橫感的照片,顯然更容易抓住人的眼球。②伴隨新媒體發展而到來的讀圖時代,更將人眼對於圖片、畫麵的需求擴充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