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世亮一怔,慌忙把錢和糧票拿起來往陳周喜懷裏塞,一邊塞,一邊說:“看這陳同誌,吃頓飯給什麼錢和糧票!”
陳周喜堅持把糧票和錢放在木盤裏說:“這是紀律,下鄉幹部在社員家中吃飯,一定要付錢和糧票的!”
秦世亮見推脫不過,隻好說:“那也不能給這麼多呀!4兩糧票5毛錢就行啦!你怎麼給1塊錢6兩糧票?”
陳周喜笑道:“之所以給1塊錢、6兩糧票,是因為這頓飯是臊子麵;我一連吃了三大碗,應該給6兩糧票1塊錢……”
秦可新看著陳周喜和他爹推來讓去,不禁說道:“陳叔叔,這錢和糧票我們不能要!要是收了您的錢和糧票,那我今早上在燕子姐家吃的飯,今兒你又把我和我姐的鋪蓋用自行車從縣城馱回來,哪要算多少錢……”
陳周喜哈哈大笑,說:“可新兒真會算賬,這是兩碼子事,你不能混淆一起!”
陳周喜說著,硬把6兩糧票和1塊錢塞到秦可新手中,道:“可新兒,替你爹收下糧票和錢!我上瘸子爺那裏看看,咱們後會有期!”
秦可新看著陳周喜扶起瘸子爺,一步一顛地走出門去,癡呆呆站在地上拿眼睛看著1塊錢和6兩糧票,不知是感動還是難受,竟然流下滾燙的淚水。
秦可新一邊流淚,一邊對他爹秦世亮說:“爹,陳叔叔的6兩糧票和1塊錢,我要還給燕子姐,我在他們那裏住了一晚上,還跟趙叔叔洗了一回澡,吃了一頓飯,都沒給人家錢和糧票呢!”
秦世亮看了兒子一眼,說:“可新說得對,6兩糧票和1塊錢就留給你!這陳同誌也太認真了,大老遠把你從縣城馱回來,吃了一頓飯,還要遞上錢和糧票,這樣的幹部真是少見……”
從那以後,6兩糧票和1塊錢一直跟隨著秦可新,即便修水利那麼艱難的日子裏,秦可新也沒舍得用六兩糧票和一塊錢。
秦可新想把糧票和錢還給趙小燕家,都被趙小燕和她媽魏阿姨拒絕了。
直到現在,6兩糧票和1塊錢還在秦可新博古架裏保存著;6兩糧票和1塊錢還是陳周喜當初給的那個老樣子。
當秦可新有了孫子後,他想拿出來給孫子做傳統教育,沒想到那狗小子,一把抓住就撕,嚇得秦可新虛汗長淌,千哄萬哄才用一塊山楂糖換下來。
兒子便譏笑秦可新:“爸,不要老拿你受的苦說事,你說的那些事情現在有幾個年輕人願意聽?我兒子恐怕也一樣……”
兒子一席話使秦可新心中很憋屈,心想這社會真是變了,下一代早就不把父輩們經曆的苦難當作一回事!
盡管兒子、孫子不把6兩糧票和1塊錢當回事,秦可新卻總能通過6兩糧票和1塊錢,看到那時候幹部和群眾的關係。
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秦可新再也看不到類似6兩糧票和1塊錢那樣的幹群關係了,要想感同身受,隻有上曆史博物館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