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起航(2 / 2)

岐陽縣的生產經濟逐步恢複時,緊鄰的眉塢、淩風兩縣,更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發展的勢頭如火如荼。

秦可新家的饅頭作坊,在經濟工作現場會的鼓舞下,也不像以前那樣地下經營;而是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地開門營業了。

為了使饅頭作坊新上一個台階,秦可新的父親秦世亮,在原來大門的基礎上,又開了一個能進汽車的偏門;還在兩道大門上分別掛出新穎的經營招牌——起航饅頭加工廠。

之所以要用“起航”二字,是秦世亮認為,自己的饅頭加工廠從現在起才是真正起航了;啟動的航船一定會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到達理想的彼岸。

井泉公社管理長陳周喜聽說秦世亮給饅頭作坊擬定了新名稱,便就從公社駐地趕過來祝賀!

陳周喜是在淩風縣委的任命書下發當天就趕到井泉公社上任的。

在此之前,他在井泉公社做了兩年社會調查,幾乎跑遍全公社的的18個生產大隊,對每個生產大隊的情況以及大隊的班子配備情況都十分清楚。

因此,做了公社管理長後,可以說是輕車熟路。

陳周喜在秦世亮的起航饅頭加工廠看過一番後,不無高興地對秦世亮說:“秦三哥,你甩開膀子大幹,對老弟也是個支持;還望你財運亨通,一路順利!”

陳周喜在稱讚秦世亮的勇氣和決策時,卻認為饅頭加工廠的場地和設施與“起航”二字相差甚遠;希望秦世亮增添設備,擴大經營規模。

秦世亮苦笑著說:“好個陳管理長,你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饑!為了饅頭作坊這點設備;我們已傾其所有家當,糴麥子的錢還是內人變賣嫁妝才湊齊的;若要再擴大規模,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陳周喜嗬嗬一笑,說:“三哥哥你恐怕還不了解政策?要增添設備,擴大規模其實並不難;沒有錢,可以上公社信用社貸款嘛!”

秦世亮一聽貸款,當下便愣住了,回問陳周喜:“陳管理長,我自己賣饃饃,國家還給貸款?”

陳周喜笑道:“隻要項目夯實,國家都給小額貸款支持!以前大家不知道,那是因為馬職權沒有盡職盡責!”

秦世亮聽陳周喜把話說完,激動不已地看著他道:“這麼說還真能帶到款?好好好,秦某就聽陳管理長的,上信用社貸款!”

陳周喜嗬嗬笑道:“上次我在秦三哥家吃麵時就說過,賣饃不犯法!這次地委又在秦王寨召開了現場會,還參觀了三哥的饅頭加工廠;老三哥是應該甩開膀子幹一番了;至於貸款的事,我上信用社去給你跑!”

秦世亮感激涕淚,說全是好樣的;日後老百姓一定會給你們立牌坊的!

很快,井泉公社信用社把1000元現金送到秦世亮家,秦世亮簽寫了借款手續,1000元就歸自己使用了。

借款期限為三年,月息1%,也就是說,秦世亮一月隻付10錢的利息,就可以用1000元來進行周轉;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事情!

有了1000元的貸款,秦可新家的饅頭加工廠走上快車道;秦世亮想雇幾個人做幫手,可雇人幫手有剝削之虞,秦世亮心中犯了嘀咕。

就在這時,縣委一把手趙光明來秦王寨檢查工作,秦世亮把自己的擔心告訴他。

趙光明當即表態:“忙不來的活完全可以雇請幫手;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有了縣委一把手的支持,秦世亮便以每天1塊5毛錢的傭金雇請人幫工。

消息一經傳出,村裏的婦女幾乎把可新家的門檻踩斷。

秦世亮最後選中了四個人:秦可新的嫂子玉玉、雪琴兩個人幫助可新娘蒸饅頭;雷開天的媳婦過過;張雙有的媳婦玲玲套上生產隊的灰叫驢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