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母親(1 / 2)

起航饅頭加工廠的格次上了一個新台階,秦世亮便在院子西邊的空地上搭起一個棚,棚子裏盤了一座新鍋灶,購置了一副新籠屜;還從安口窯拉回一大車煤炭,大張旗鼓地做起饅頭生意來了。

上了快車道的饅頭加工廠,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趕街竄巷去賣饃,而是鄰近的企事業單位聞訊後紛紛趕過來上門買饃;還有那些饅頭販子,在起航饅頭加工廠批發了饅頭後,拿到集市上去賣;饅頭加工廠一天蒸50籠饅頭,到不了天黑,便就銷售一空。

饅頭作坊變成饅頭加工廠,意味著一切都在變化,可新家每個月除了付給四個幫工6元錢工資,還得付牲口使用費5元。

家庭成員的分工也有了變化,秦銀雀繼續和康素素上縣城念書去了;大兒子秦子新和他爹主管糴糧食、買煤炭、聯係客戶;可新娘一邊和玉玉、雪琴蒸饃;一邊還要管理全部收入;絞水這個大難題就留給秦可新了。

秦可新還有上學,下午放學後,跟瘸子爺練習一氣拳腳,便要趕回來絞水。

秦可新家的水井有四五十米深,要從四五十米深的水井把水一桶一桶絞上來,沒有一定的耐力是不行的。

蒸饃用水量很大,每天都需要絞水。可新爹便給兩台鍋灶跟前分別放了兩個大缸,每隻缸裏能盛15桶水;兩隻缸就是30桶,也就是說,秦可新每一天必須完成30桶的絞水任務,才不影響饅頭加工廠的工作運轉。

一桶水如果按空桶從井口吊到水麵,再從井裏把水打上來算起,少說也得5分鍾時間。

這樣一來,秦可新每天要完成30桶水的絞提任務,最少需要2個多鍾頭。

這兩個多鍾頭是秦可新擠出來的,因為他白天要上學校念書,放了學還要跟瘸子爺學武功;完成著兩件事情,才能騰出絞水的時間。

秦可新從深井裏往上絞水時,可新娘就坐在井欄邊上給他拽繩;因為一大桶水從四五十米深的地下絞上來,是很費氣力的;如果旁邊有一個人給拽繩,那就輕鬆多。

但一開始秦可新不要他娘給自己拽繩,說自己是正在聯係功夫,手臂上的力氣大得能抓住牯牛的犄角將其推翻,絞幾桶水算得了什麼?

可新娘害怕把兒子掙了,坐在井欄邊上嘮嘮叨叨:“你個瓜慫,才多大點,就這麼強?甭看你個頭長得高,可沒有年齡嘛!這麼大的力氣活,你一個人頂下來,不掙死才怪!娘給你幫一把,你就省點氣力,怎麼能拒絕呢!”

每當這時候,秦可新就很感動,因為娘的話有種讓他有種想哭的感覺。

秦可新被岐陽縣民兵圍困,又被打昏,押回秦王寨時,也沒流過一滴眼淚;娘的話,卻使秦可新淚流滿麵……

不知不覺,學校便放暑假;可新娘蒸了一竹藍子白麵蒸饃,讓秦可新給羅鎮的外婆送去。

可新娘覺得自己虧欠娘家的太多,生活困難那些年,要是沒有娘家接濟,秦可新兄妹幾個恐怕就有餓死之虞。

尤其是秦可新增添的那個弟弟,正是困難時期出生的;沒有娘家的幫襯,首先夭折的就是他。

現在日子有點好轉,可新娘想的就是如何報答娘家的恩情!

太陽還沒出山,秦可新便將他娘蒸好的白麵饃裝進一隻竹籃裏,上麵苫了一塊白布,挎在胳臂上,往門外走去。

快出家門時,可新娘站在屋簷台上對秦可新喊著:“可新兒,給你外婆把饃送到後,得快著回來;娘還等著你絞水哩!”

秦可新昨天絞的水,一大缸用來洗了籠屜,就剩一缸水了,可新娘才這樣來提醒兒子。

秦可新見他娘這麼喊著,嘿嘿笑道:“娘你放心,我把饃送到後,馬上回來!”

這麼說完,秦可新又道:“娘,聽說羅鎮的擀麵皮開始製作了,要不我回來時給您提上一盤子!”

可新娘一怔,忙道:“不用不用,一盤擀麵皮一毛五分錢哩,那麼金貴,娘不要吃!”

秦可新聽娘這麼說,淚水不知怎麼就“嘩啦”一下從眼眶裏出來。

秦可新趕緊用手背把淚水拭幹,在心裏說著:我娘活得太苦啦,生活困難那幾年,可新兄妹三人盡管吃不飽,但還能用粗糧充饑!娘就沒有那麼幸運,常常一個人躲起來吃穀糠!爹爹想辦法能弄一點糧食回來,還要娘一日三餐把生的做成熟!家裏辦起饅頭作坊後,娘從早到晚邁著一雙小腳,忙前忙後。

可新兄妹三人推磨子的那些日子裏,娘每時每刻都要陪著他們籮麵;可新兒絞水,娘又在一旁拽繩;麥子磨成白麵了;娘還要和麵,發麵,製作成饅頭;娘蒸了那麼多白麵饃饃,卻沒有吃過一個;因為那些饃饃要拿來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