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玉米地(2)(1 / 2)

秦可新和康素素在午後的玉米地頭緊緊摟抱一起後,久久沒有分開。

康素素是來給秦可新報喜的,可她並未把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先披露出來;而是享受和秦可新三個月沒有見麵的喜悅。

康素素自去年和秦可新上五丈原賣饃,遭遇岐陽縣民兵小分的虎狼般對待;有這件事情引發而來的天寶地區“大地震”,使甚囂塵上的局麵得到有力的扼住。

從那以後,一個欣欣向榮發展經濟的局麵在全地區全麵鋪展開來。

康素素便和秦可新約定:她在縣城的中學住校,紮紮實實削好各門功課,爭取考上高中;而要秦可新在秦王寨小學認真溫習學過的基礎知識,準備考上初中。

康素素當然明白,那時候考初中的難度比考高中的難度大多了;所以一再鼓勵秦可新,叫他要以學習武功時那種決心和毅力,把這道難關攻克下來;絕不能因為別的事而影響前程。

康素素還給秦可新當麵交代:要把語文課文、詞句背誦得滾瓜爛熟;把數學作業題每道最少演算三遍;這樣以來,考試時才能得心應手。

中國本來就是個考試的國度,三皇五帝到如今,凡是有出息的國家棟梁,大都是經過考試這個關口選拔上來的。

康素素是過來的人,對考試這個關口自然是心知肚明。

當然了,18歲的姑娘還有一層心思,那就是害怕秦可新去尋找趙小燕,而耽誤考取中學。

康素素比秦可新大四歲,18歲的年齡是算的虛歲,如要說周歲的話,也已經16歲了。

可是現在,在羅鎮東街生產隊這片玉米地頭上,秦可新緊緊摟抱著康素素,已經不是一年前的他了,而是積極尋求進攻。

這一年的時間,尤其是這三個月時間裏,秦可新一次麵也沒見過康素素;見不上康素素的秦可新趕到自己很孤單,很彷徨。

在這各自為了升學而苦苦分別的一年時間裏,秦可新時不時地能想起起他和康素素那兩次如漆似膠的肌膚之融。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鄉村,像秦可新和康素素這樣年齡的少年,大都處於懵懂階段,並不知道男女間的事情。

但康素素是初二年級的學生,盡管淩風縣城在中國的版圖上連個小芝麻粒也達不到;可縣城畢竟不比鄉下,新生活、新潮流、新思想、新意識會撲麵而來。

仿佛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上海灘,超前於中國內地一百年。

1936年,上海的富人區就有液化氣供應;而內陸地區的山村,直到現在——二十一世紀頭十年,恐怕也沒幾個人知道液化氣為何物。

小縣城的生活給康素素帶來新潮意識,尤其是她的同學趙小燕,這個縣委一把手的千金,更讓康素素感受了不少新思想。

康素素不禁從趙小燕那裏學來先進的生活用品,還學會超乎尋常的知識。

然而令康素素不快的是,在她喜歡上秦可新後,趙小燕也喜歡上了。

康素素氣憤不過,心中大罵趙小燕,竟然與他搶奪起秦可新來了。

秦可新是康素素帶到淩風縣中學來的,秦可新本來就是康素素的心上人,她們已經有過肌膚接觸;趙小燕十個甚麼東西,要從中間插一杠子!

康素素氣恨不過,找到趙小燕興師問罪,在學校的西嶺坡上,康素素把趙小燕馬勒個狗血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