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瑩瑩她娘(3 / 3)

徐桂花羞紅了臉,抬頭看了素素娘一眼說:“吳姐姐,這不是坐飛機嗎?哪有這麼快的事!”

素素娘絮絮叨叨說:“這有啥,你們又不是年少夫妻,用得著那麼麻煩嗎?”

秦可新見素素娘把多快好省的方針也用上了,便就嗬嗬笑道:“徐姨,我爹、我伯、還有我們秦家門坊中的人,全都是這個意思哩,才讓可新兒和吳姨擦黑兒趕過來,請徐姨過去吃酒啊!”

徐桂花見素素娘和可新兒又補充了這麼多話,便就站起來說:“哪怎麼辦,我把擀麵皮還沒做完哩!”

素素娘白了徐桂花一眼,說:“就知道你的擀麵皮?他五爺爺要是住過來,就讓他做吧,他是牛一樣的胚瓜子,一個人能頂十個人哩!”

徐桂花心中熱乎乎的,心想自己真是走了運,素素姑娘半下午才說起這個秦大勇,想約他們見個麵兒;沒想素素姑娘前腳走,她娘後腳就到!罷罷罷,自己不正需要男人撐個家嗎?多快好省就多快好省吧……

徐桂花心中想過,便對素素娘對秦可新說:“好吧,我們馬上過去,那要等我把這一鍋擀麵皮攪完!”

秦可新見說,挺挺身子道:“徐姨,我來幫你攪!”

說著,便就走進廚房裏,見大黑老鍋裏麵,一鍋像糨子似地擀麵皮正在冒著氣泡兒!

原來,這擀麵皮吃起來光滑、筋道、很有嚼頭,製作起來卻是工序多多。

先要將儲藏期較短的麵粉和水揉成麵團,軟硬程度要比揉饅頭的麵團較硬一些,揉到麵團外麵光潔為止。

麵團揉好後上麵蓋一塊濕布,靜醒半小時,千萬不能有發了酵的麵團存在;關鍵是選麵粉不能是儲藏一年以上的,麵要和到家。

接下來便是洗麵,洗麵是將和好的麵團放入桶中搓洗,換水直到洗出水為清水時就好了;洗出來的麵筋待用。

將洗下來的麵粉水用窗紗過濾後靜置澄清,去掉上層部分清水,稠稀以蒸後實驗結果為準;過稠蒸出的麵皮產生龜裂紋,口感發磣發散,筋度不夠;過稀蒸出的麵皮軟滑發粘,口感膩而不爽,照樣筋度不夠。

第三道程序是熬製,就是將洗出來的麵粉水倒進大鐵鍋裏麵熬煮,一邊熬煮,一邊要用木棍子攪拌。

這和關中人打攪團的形式是一樣的,但擀麵皮比打攪團的難度要高出好幾倍,

關中人有句口頭禪叫“攪團要黏合,得攪九九八十一次攪”。

擀麵皮做出來的硬度、黏度要比攪團高出好幾倍,一鍋熬煮擀麵皮的湯水,沒有個幾百次攪拌,那就不叫擀麵皮。

所以說,一個青岡木小夥子,也不一定能堅持把一鍋擀麵皮攪下來,中途得換人輪流著攪拌;這也是徐桂花急於要找另一半的原因。

劉記擀麵皮在劉大滿活著時,由劉大滿製作,徐桂花上街買賣;而劉大滿過世後,製作的任務就交給徐桂花了。

徐桂花每天要站在大鐵鍋前,手中拎一把攪拌棍;把一鍋開始還稀溜溜的麵皮子湯水不停地攪拌,不停地給裏麵參加幹麵粉;到最後變成一個麵團,才算到位。

把攪拌好的麵團從鐵鍋中拿出來放在案板上,徐桂花又得用一隻木頭榾柮擊打一陣使其更加筋道;然後才揪成小蒂子,用擀麵杖擀成麵皮形狀,放進蒸籠裏去蒸,一直蒸到熟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