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縣委一把手家(1)(2 / 2)

趙小燕一邊說,一邊拉拽著秦可新進到屋裏,把她媽魏青枝晾在後邊了。

魏青枝嗬嗬一笑,眼前突然一亮,不禁想道:看燕子的神態,似乎對秦可新很有意思,可秦可新比小燕子小啊!小怕啥?現在是新社會,女大男小的事情有的是!我們這些經曆過戰爭年代的人,也有女大男小結成夫妻的事嘛!

魏青枝這麼想著,臉上便就露出笑容:燕子這姑娘,還真有心計呀!要不,兩年前,怎麼就把可新兒領回家?可新兒為賣饃饃的事情被困,她竟眼淚巴茨來求他爸前去救人;自己還跟車上了秦王寨,原來她心中早有了可新兒了……

魏青枝在心中無厘頭地想了一氣,也沒理出個頭緒來,便就急急揭開門簾子,進到屋裏去了。

秦可新在趙小燕的拉拽下走進堂屋,趙光明家與普通農民家中不同的是,堂屋開辟成會客廳。

那時候全國人民並沒有在家中擺放沙發的習慣,鄉村家庭甚至很少知道沙發這種洋玩意。

趙光明是典型的農民型一把手,家中自然不會擺上沙發,供接待客人的是幾張木凳子,和兩條長條木排椅。

秦可新進到屋裏時,趙光明和張振文已經麵對麵地坐在一起,熱情地拉起話兒了。

秦可新在趙小燕的引導下,在一張木凳上坐下來。

趙小燕便打斷趙光明和張振文的談話說:“爸,你看可新兒送來一籃子饃饃!”

趙光明見說,嬉笑著看了秦可新一眼說:“剛才我在院子裏已經看到咧!”

說著,若有所思道:“既然可新兒送來了,那我們就收下;到時候給他錢得啦!”

“哎呀趙叔叔,你這是什麼話嗎?”秦可新霍地一下站起身子道:“要是給錢,我立馬把這一竹籃饃饃拿到大街上去賣;你這不是小看人嘛!”

秦可新越說越激動:“趙叔叔,我爹我娘說了,這籃子饃饃無論如何你也得收下;我爹還說,之所以能給您送饃饃,全是沾了趙光明的光;還有公社陳管理長,是他在信用合作社給我們家貸了1000元,有了活動資金;我們家的起航饅頭加工廠才發展壯大,如今利潤翻了好幾十倍;吃水豈能忘了掘井人!”

趙光明聽秦可新口齒伶俐,打機關槍似地把一席話兒說完,禁不住哈哈大笑,道:“看來可新兒日後定是個外交家,言談水平這般高超!”

秦可新這麼說著時,便把眼睛看向那張小飯桌。

那是一張小圓飯桌,這恐怕是趙小燕家和鄉村農民的最大區別。

在秦中平原這些鄉村中,農家人就餐不習慣圍在飯桌跟前;而是席地而蹲,或一家,或數家聚在一起,邊吃飯便諞閑傳;趙小燕家圍著小圓桌吃飯,足見他們的斯文和講究。

然而令秦可新驚訝的是,小圓桌上擺置的食物卻十分寒酸——3碗玉米麵糊糊,一盤鹹蘿卜,一隻小竹籃裏麵擱著兩張三合麵烙餅。

秦可新的眼睛濕潤了,他看了一眼趙光明,又看了一眼魏姨和趙小燕,說了一聲:“趙叔叔,你們家也太艱苦啦!”

一邊說,一邊就將盛裝白麵饅頭的竹籃子拎過來,從裏麵抓出幾個白蒸饃放在小圓桌上說:“趙叔叔,秦王寨的人現在吃三合餅的也不多了,您怎麼能這樣作踐自己?來來來,吃白麵饃饃!”

趙光明見秦可新拿出白麵饃饃放在桌子上,便就苦笑一聲道:“好吧,那我們就嚐一嚐可新兒拿來的白麵饃饃!”

一邊說,一邊對張振文、秦可新和趙小燕、魏青枝招手示意道:“來來來,我們一起來吃,燕子,再添兩雙筷子來!”

趙小燕應答一聲,上廚房去拿筷子,順便有舀來兩碗玉米麵糊糊放在張振文和秦可新麵前。

張振文卻說:“趙光明,我和可新兒從劇團那邊來的時候已經吃過啦!”

趙光明站起身子,把張振文和秦可新兩人拉拽到小飯桌跟前坐下來說:“吃過了再加一點,我們秦中人有句俗語‘來人添雙筷子就成’,坐下坐下;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說話;這叫工作吃飯兩不誤嘛!”

張振文和秦可新推辭不過,隻好在趙光明身邊坐下來。

趙光明給他們每人遞去一個白麵饅頭,自己也拿上一個,張嘴咬了一口,咽進肚子裏,看向秦可新道:“可新兒,這是你們家買的饅頭,還是你們家每天都吃這樣的饅頭!”

秦可新嘴裏呐呐著,不知說什麼才好;趙光明嘿嘿一笑道:“露底了吧,我知道這是賣的饅頭,要是全縣人每天都能吃上這麼好的白麵饅頭,那我這個一把手晚上才能安心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