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凱歌見得,便就興衝衝地說:“臨西大侄子,我們來得正是時候,能趕上看幾場戲嘛!”
秦凱歌是唱戲出身,遇到唱戲的地方,自然就挪不動腳兒。
可他原來是從淩風縣劇團走出去的,害怕碰見張振文那些熟人,便就領著秦臨西溜背巷。
天正午時,秦凱歌在郵電局給家鄉省主管文化的人打了電話,讓熟人通過淩風縣管事兒的給中學講講,讓秦臨西插班上中學讀書。
家鄉省主管文化的人很快回了電話,說他給淩風縣中學講了,但中學校長不開這個口子,自己也無能為力;讓秦凱歌另找高人。
和家鄉省主管文化的通完電話,秦凱歌知道這事不好辦;省上主管文化的也說不動學校,秦凱歌隻能另辟蹊徑。
他想起在大哥秦大來麵前說過的話,即對秦臨西道:“大侄子,看來你隻有跟我上塞北那邊上中學了,不知願意不願意?不願意的話,那就回去上羅鎮的農業中學!”
秦臨西握握拳頭說:“碎爸,秦可新和秦劍劍考上中學,我不服氣;要上就上正規中學,農業中學我不上!”
秦凱歌見秦臨西這麼來講,便就笑道:“也好,那就跟碎爸上塞北去!”
說著振振精神道:“不過我們得在這裏看幾場戲,碎爸還有招聘演員的任務!”
秦凱歌這麼說完,便就領著秦臨西在縣城東門外的翔和旅社住下來。
翔和旅社是淩風縣最豪華的旅社,主要接待東去西回,南來北往的客商和旅人。
旅館裏裝有當時還很少見的電風扇,床鋪上還鋪著涼席。
旅館裏麵性開辟了一處溫泉,冬夏常寢可以洗上溫泉澡。
秦凱歌和秦臨西登記好房間後,便在溫泉澡堂泡了一回澡,返回房間睡到下午起了床,就上東關市場那家“嶺南美食館”去吃飯。
東關市場這家嶺南美食館是從外地遷來的,在淩風縣開張時間不長,每天顧客都是絡繹不絕。
秦凱歌和秦臨西來到美食館門口,駐足而視,隻見大門上的招牌很是醒目“嶺南瓜娃子美食館”。
秦凱歌不禁笑出聲來:“瓜娃子在嶺南是罵人的話,怎麼這個老板敢用如此詞語做門牌,看來也是個高人!”
秦凱歌正在饒有興趣地訴說著哩,便見一個小個子廚師從裏麵走出來,說著嶺南話,迎著秦凱歌道:“這位同誌一看就是有錢人,或者是大官;請裏麵坐!”
嶺南廚師說著,謙讓秦凱歌和秦臨西進到裏麵,把一張餐桌擦了擦說:“同誌你坐,先坐下來!”
秦凱歌和秦臨西坐在桌子上,見裏麵三間大的地方已經坐滿人;看來這個以麵食為主食的縣城,對嶺南的米飯和炒菜還是很感興趣的。
嶺南廚師見秦凱歌和秦臨西坐下來了,便就給他們每人前麵各放一個茶杯子,拎著一隻小茶壺,給茶杯子裏盛上茶水,接著說道:“同誌你剛才說小人的門牌是瓜娃子,那還不是為招引食客呀!”
嶺南廚師說著,指指正在裏麵幹衛生的一個女人道:“那是我媳婦楊翠花,我倆是嶺南大理吧人,有廚師手藝,就是沒有用武之地;聽說淩風縣這邊能做,便就慕名而來;沒想到還真不賴!”
秦凱歌聽嶺南廚師這麼來講,便就很有觸動,心想家鄉的小縣城這兩年確實變啦,幾乎和口外不差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