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晉雀雀(1)(2 / 2)

這麼說著,便將秦晉之好的典故敘說一邊——

我們國家在春秋戰國時,中原各民族以華夏為中心,經過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爭鬥、融合、鞏固;形成意華夏民族為基礎的多民族結合而成的國家;“秦晉之好”就是這種大融合的典型代表。

“秦晉之好”不僅是華夏民族內部的聯姻,更反映了當時華夏這一地域上的多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的盛況。

秦國和晉國是兩個相鄰的大國,秦國地處甘肅東部和陝西中部地區,在戎狄中發展壯大起來;因而受到中原諸國的歧視,被稱之為“秦戎”、“狄秦”等貶低性的稱呼。

然而經過民族融合後秦國日漸強大,中原各諸侯國不得不清楚地認識到,秦國有可能做成中原的霸主來威脅自己的國家;於是紛紛進行聯盟。

秦穆公為了實現霸業,主動與晉國結好。

晉國也想結好秦國這個不斷強大的鄰國,便將女兒伯姬嫁給秦穆公;這就是曆史上所說的“秦晉之好”的開端。

後來,晉國發生內亂,晉獻公的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分別逃往他國避難。

晉獻公死後,夷吾許以割讓河東五城作為條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順利繼承了王位,稱為晉惠公。

但晉惠公不僅不履行與秦國的獻城承諾,還三番五次挑釁秦國邊境。

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晉惠公派人向秦國求救,秦國不計前嫌提供援助;可事後晉惠公並未感恩圖報,反而在兩年後趁秦國發生旱災之際,發大軍進攻秦國。

秦穆公派軍與晉戰於韓原,晉軍大敗,晉惠公被俘;晉國被迫割讓河東五城歸秦,同時晉惠公以太子圉入秦為人質才得以脫身回國。

太子圉到秦國後,秦穆公為了籠絡他,把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圉,由此兩國親上加親,秦國歸還了晉國河東五城;秦晉兩國以黃河為界重修舊好。

按理說兩國的關係應該是很穩固了,可當太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晉惠公病重時,害怕國君的位置傳給別人,於是就扔下妻子懷贏,一個人偷偷跑回晉國。

第二年晉惠公死後,太子圉就成為晉國君主晉懷公。

從此晉國跟秦國不相往來,秦穆公聞知此事後大怒,立即決定幫助重耳當上晉國國君,還要把女兒懷贏改嫁給他。

公子重耳當時尚在國外避難,聽到這個消息後,睡著了也唱曲兒。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護送重耳返回晉國,東渡黃河占領狐。秦國和重耳的代表在郇會盟和談。

晉國同意立重耳為國君,遂入都城絳,公子重耳就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秦晉兩國遂和好如初。

秦可新把秦晉之好的典故一講完,晉雀雀便就激動得熱淚盈眶,侃侃說道:“可新兒知道得真多,雀雀和拉拉一起待了好幾年,他從來沒說過這樣的事情!”

秦拉拉聽晉雀雀這麼來說,白了她一眼道:“人家可新兒三歲就認字,七歲上讀《征東》、《征西》;11歲之前就把羅鎮他三舅的藏書全看了一邊,考中學考全縣第一;我能看多少書?哪能給你將秦晉之好!”

拉拉和雀雀嘻嘻嘻歡笑著坐在葦蔑子上去看秦可新,秦可新突然說著:“雀雀,你能想起來親爹親娘嗎?”

晉雀雀見秦可新問得突然,癡愣愣看了他幾眼說:“不能,沒有一點記憶!”

秦可新長歎一聲道:“哪你能想起拉拉當時救你的情景嗎?”

“那當然能呀!”晉雀雀眼睛裏泛起激動的神色,看了拉拉一眼,回過頭來對秦可新說:“當時我好幾天沒吃飽飯,餓得走不動路了;拉拉過來問我,我不說話;他就討來飯給我吃,拿來水給我喝;從那以後,雀雀和拉拉就再也沒分開過!”

晉雀雀說著,臉上便露出燦爛的笑容道:“雀雀自從來到拉拉家,就把拉拉叫哥,我爹還說……”

“你爹說讓你和拉拉以後做夫妻是不是?”秦可新接上晉雀雀的話道:“你倆做夫妻那是遲早的事,可你知道當年拉拉為什麼去內蒙?”

晉雀雀搖搖頭說:“這個我不知道,拉拉哥從來也沒說過!”

秦可新揚聲一笑道:“那可新兒今日就給雀雀說說,拉拉當年為什麼上內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