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最自由的呼聲致敬(1 / 2)

向最自由的呼聲致敬

文學評論

作者:崔文君

摘 要:希臘現代文學作品較少為中國讀者所熟悉,但尼科斯·卡讚紮基斯是個例外。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其中《希臘奇人佐爾巴》中所描繪的一位崇尚自由、質樸奔放的希臘老人,成為了當代希臘精神的獨特符號。本文旨在分析作者如何從多個角度描寫這個文學形象,體現他獨樹一幟的性格特點。

關鍵詞:《希臘奇人佐爾巴》;尼科斯·卡讚紮基斯

作者簡介:崔文君,2010年6月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希臘語專業,獲希臘語言文學碩士學位,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希臘語專業教師。在校學習期間曾獲希臘外交部獎學金和希臘烏拉尼斯家族獎學金等多次赴希臘雅典大學學習進修。研究生期間曾和上外希臘語係胡晶晶老師合譯《希臘當代兒童故事選》並於2008年出版2011年參與上外“歐盟問題研究”項目的論文撰寫工作,2012年該叢書即將發表。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0-02

如果有人留意過歐美的希臘餐廳,很多人會發現有不少餐廳都以“佐爾巴”命名。如果說碧海藍天代表著希臘的自然風光,巨石神殿代表著希臘的藝術成就,那麼佐爾巴便代表了一代希臘人的精神世界。尼科斯·卡讚紮基斯筆下的這一文學形象通過小說、電影、音樂等各種形式為世界人所熟知,舞動的佐爾巴因此也成了希臘的又一個代名詞。

一、作者其人

尼科斯·卡讚紮基斯是希臘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式的人物。他出生在動蕩年代的克裏特島,在那個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當時的克裏特島仍然處在土耳其的統治之下,國難深重,為追求解放,英勇無畏的克裏特人民接連起義。卡讚紮基斯自小耳濡目染,從克裏特的祖輩那裏繼承了剛毅的性格,從那片炙熱的土地中領悟到了比生命更寶貴、比幸福更美好的一種價值——自由,這自由不僅是肉體的自由,更是精神的自由。這個信念對他之後的文學創作,以及其對獨立和自由的追求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在被送往納克索斯島的之後,他在教士辦的學校裏接觸到了古希臘哲學和近代西方思想,發現了除了英勇無畏之外,人類的另一個美德:沉思默想。 從此以後,他既渴望行動,又推崇謹思慎行,這種畢生精神與肉體的苦苦鬥爭,在其作品《希臘奇人佐爾巴》中一覽無餘。而佐爾巴這個人物的出現,為作者的內心鬥爭指明了一個前進的方向。

二、佐爾巴文學形象之剖析:愛情、工作、人生信條

開篇,作者就在前言中將佐爾巴稱為最偉大的心靈、最堅實的軀體、最自由的呼聲,在與他相處的日子裏,沒受過任何教育的希臘老工人用他的笑聲、吼聲以及他那狂亂的舞步和對世界獨到的視角為作者帶來了巨大的心靈震撼,教會了他人世間最平凡,卻最難達成的兩件事——熱愛生活和不怕死。在卡讚紮基斯那熱情、直白的筆調下,我們也仿佛看見一個活生生的佐爾巴在書頁間舞蹈,他的每句話都猶如一頭不遜的野獸,衝破一切道德、宗教和愛國主義的樊籬,向著最本真、最自由的國度進發。

佐爾巴是作者心目中成功將肉體和精神達成統一的一位奇人,無論是對女人、對工作,還是對戰爭,對生活,他無視世俗的觀念,隻信奉自己的準則:聽從自己心靈的指引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很多時候,佐爾巴狂放不羈、與當時社會格格不入,但是於己,他讓自己活得光明坦蕩,於人,也終是多有裨益。佐爾巴喝酒,跳舞,彈桑圖裏,和女人睡覺,帶領工人挖礦,他所作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全情投入,任何三心二意或是敷衍了事他都嗤之以鼻,這就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他的每一句話都是從心底裏迸發出的一股力量,從不保留。佐爾巴身上的率性,就是他對於作者,也就是作品中的“我”來說最大的魅力源泉。

在佐爾巴的一生中邂逅了許多女人,他不專一,因為專一在他眼中是虛偽的幌子,婚姻也隻是傻瓜才會幹的事情。可是,他在和每個女人的交往中,都會付出全部的感情,他尊重她們的需要,他在為自己找樂的同時也能讓他的女人獲得快樂。在克裏特島上,他用甜言蜜語把年老色衰的老妓女哄得心花怒放,以婚姻的承諾讓她一生的夢想最終實現,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品嚐到了幸福的滋味。他有時嘲弄她,常常看不起她,可是在霍頓斯太太臨終時,隻有佐爾巴守候在床邊,也隻有他為了亡人真心祈禱。當村裏人瘋狂搶劫死者家中的財產時,佐爾巴背對著他們的那悲傷的背影卻默默地透出一絲溫情。這就是佐爾巴——一個不對女人專一,卻對愛情專一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