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學美術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教育論叢
作者:唐錕
摘 要:素質是中學美術教師從事美術教育教學的實際工作本領,素質的高低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重要前提。本文從多方麵論述了美術教師應具備的素質,特別對“教育教學”能力加以重點論述,並且論述了能力在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及培養高素質學生中的重要作用與意義。
關鍵詞:美術教師;具備;素質
作者簡介:唐錕(1979.3.25-),遼寧省大連人,男, 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教學。工作單位:大連長興島高級中學。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01
引言
隨著當今社會的迅猛發展,素質教育的逐漸深入,人們對藝術欣賞的追求,社會需求大量的美術教師。而在21世紀的今天,美術老師應該是能力型的和創造型的,是高素質的。美術教師的素質是指他所掌握的專業技能水平,所擁有的科學文化知識素養,以及他教書育人的執著人文精神。這些素質能夠保證在教育教學的進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專業提高,能夠保證美術教學的質量。美術教育是中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擔負著培養中學生的審美能力,開發中學生的智力,提高中學生美術能力水平的任務。所以,要做好一名合格的中學美術教師,必須要擁有過硬的教育教學素質。
1、擁有廣博的美術基礎知識理論
作為視覺藝術的美術學科,具有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它所涵蓋的知識麵比較廣泛,而美術教師並非精通所有學科知識。這就要求美術教師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地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教書,而教書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隻有做到學中教,教中學,才能不停地充實自身的文化理論和專業知識的不足,隻有這樣才能完成教學任務,承擔起培養美術人才的工作。
2、培養學生的美術基本技能
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教學業務水平,就是他所掌握的美術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作為美術老師,要堅持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作畫寫生,飽讀書本理論。比如說,水粉畫教學的基本技法、素描教學的基本技法、速寫教學的基本技法等等,在教學的課堂當中要形象生動,迅速無誤地表現出來,使同學們能夠感受到美術課教學的快樂。此外,美術教師還應掌握各種藝術形式的基本技能和表現方法達到新課程的要求,為新課程的實施提供保證。
3、組織教學能力
3.1備課能力
備課能力,是美術老師教學課前的計劃性與準備性的階段。在課堂教學進行之初,大綱要成為他們教學的依據,摸清學生們的喜好,摸清學生們當下的追求潮流,了解學生們的心理水平層次,和學生們的智力發展水平,指出學生所學課程當中的難點、重點。依據以上製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方法,並且要對課堂教學當中會隨時發生的問題及可能達到的教學效果,進行預期的評估。
3.2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
在教和學的雙邊活動中,學生永遠是主體,是主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指揮者和導向者,指揮與導向的工作要做好,就看教師能否做到這三個方麵。第一,對教材掌握的熟練度。美術教師在加工書畫作品時,都有自身的心理感受和個人的美好體驗,而這種心理體驗一定要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再對學生施教。而對於所施教的課堂內容,如曆史淵源、美術原理常識等等,要廣讀書,多查閱,進行專業的了解,到達高超的示範與指導。第二,揣摩學生心理變化。課上課下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細心觀察學生外表的變化。通過揣摩他們的內心世界,能夠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及時明確現有學生的美術基礎,教學對象不能是等同評估,從這個角度說懂學生比讀懂教材更為複雜。第三,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采用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事半功倍。在教學實踐進程當中,要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最大程度化的調動,教師可采用幻燈片、多媒體、錄像等現代信息教學手段,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更多的更全麵的掌握美術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