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狂人劉益謙
自2012年12月18日,籌備多時的龍美術館(浦東館)登場、2014年3月28日西岸館開館,劉益謙逐漸完備了自己作為美術館創辦人、營銷人的角色。
拍下粉鑽,隻為博愛妻一笑
劉益謙在證券投資市場上呼風喚雨,但肯定不是最有錢的人;而在2009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他絕對是花錢最多的人,達到8億多元。劉益謙喜歡親自到拍賣場上舉牌。他總是習慣坐在第一排,有些懶散地斜靠在椅子上,等到其他競買人多輪混戰,彈盡糧絕,拍賣師即將落槌之際,劉益謙伸手報出最後一口價……
“隻買最貴的”,這也成了劉益謙在拍賣場中的不變法寶。他說:“股票可以買便宜的,但藝術品不可以那樣做。因為藝術品不像股票,每一件都會有成百上千雙行家的眼睛盯著它們,你幾乎不可能有撿漏的機會。而且,你也不可能像買股票一樣買進一大堆藝術品,你隻能選擇多數行家認為最好、最貴的作品。”
劉益謙2010年花了3000萬元買了一件古琴。之前2009年底他在香港蘇富比用8000多萬元競得乾隆紫檀寶座。這兩件東西是配套購買的,劉益謙說等到他某一天退休後,就將這把“椅子”搬回家,請夫人坐在上麵,前麵擺上這件古琴,最後再拉上一道簾子。劉益謙站在簾子前麵,等待夫人喊“小謙子”,他馬上躬身回應“喳——”“那時候應該蠻有意思的”,劉益謙笑道。
不僅僅是中國字畫、古琴和明清古家具,“雜食”口味的劉益謙還鍾情於瓷器和珠寶。同樣為了博得愛妻一笑,這位超級買家還在2009年香港佳士得斥資8000萬元,買下了一個5克拉的粉鑽作為夫人的生日禮物。
青年藝術家要看原創性
談到對年輕藝術家最關注的點是什麼,劉益謙說:“我感覺青年藝術家的原創性是成功的關鍵。”
對於更多對藝術感興趣,卻對一些藝術品“看不太懂”的情況,劉益謙認為:“其實這種看不太懂的苦惱我現在還有,但是這個問題也是可以簡單解決的。在藝術品市場,我的優勢是有資金,弱勢是沒有專業眼光,所以我隻要把我的優勢發揮出來,買貴的藏品,就成功了一半。”
最後,記者問了一個“如果”,如果你不是富翁,你還會喜歡收藏嗎?劉益謙回答鏗鏘有力:人生沒有如果。(據中新社4.27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