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遺傳學和“天分”有何作用(1 / 1)

遺傳學和“天分”有何作用

心理療吧

作者:麥克斯威爾·馬爾茨

遺傳宿命論的爭論根本毫無意義,那完全是胡言亂語。

基恩·路德拉姆博士在力作《成功與權力淺議》一書中對14位取得卓越成功的預言家和實幹家作了深度分析和心理刻畫,最後斷然得出結論:成功的基礎不是天資而是教養。“從這些成功者的家族史看,遺傳與他們的成功無甚關聯甚至毫不相幹。”相反,他認為這些人身上的某些特質是別人為其“設計”,也是他們“自我設計”的。

如果遺傳天分是你成功途中無法逾越的障礙,或者是成功背後的最終秘訣,你就不能指望沃爾特·迪斯尼出生於擁有非凡創造力和商業成就的“家族”。沃爾特·迪斯尼的父親從事好幾項事業,但都以失敗告終,其中包括在佛羅裏達開設一家汽車旅館。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懷特“閣下”是一位失業的巡回牧師,特別不稱職,以至於從事任何一份工作的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年。畢加索的父親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平庸藝術家。

許多證據表明,控製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經過調節、設計、培養和引導的自我意象,而不是某種你無法控製的基因遺傳。你不能選擇親生父母,但可以用心理控製方法來選擇自我意象。

有些人可以把邁克爾·喬丹和泰戈·伍茲拿出來與我爭辯。不錯,他們每個人都展示出超乎常人的身體素質和運動天分,但是,如果不通過外界的一係列影響來調節他們獲得健康自我意象,這種天分肯定會被埋沒。與喬丹一樣,我也能找到例子證明某個公認為身體素質“普通”的運動員最後成功登上所從事運動的頂峰。在棒球界,這讓我想起泰·科布和彼得·羅斯,在足球界則有弗蘭·塔肯頓和道格·弗魯迪耶,這兩個人都被專家錯誤地定性為“塊頭太小,不能踢足球”,但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一刻也不要容忍這種想法:“沒有天生的稟賦或才華,我就無法取得任何成就。”這是一個最冠冕堂皇的謊言,也是一個最可悲的借口。

心靈處方:

製作一個剪貼本,收集古往今來既展示出優秀品性和性格,又在人生中取得你所渴望的成就者的簡介。為每種品性和每種誌向的類目選一個不同的代表性人物。通過收集和閱讀他們的傳記、自傳、相關文章、發表的演說、其他人對他們的分析文章,看看他們大體上在缺乏哪些素質(可以從遺傳學、往往還可以從他們早年的環境和教養中找到)的情況下,卻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品性,並在人生中取得成就。搞清真正塑造他們人生的力量、思想和影響是什麼。如果讓這件事成為你的業餘愛好,那麼,你就能給自己的想象力添加寶貴的原料,你可以用這些原料來建立更堅強的、更以目標為導向的、實現你人生誌向所需的自我意象。

(選自《心理控製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