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1 / 2)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考點全攻略

作者:劉步春

【考點梳理】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是高考的熱點之一。其考核目的在於考查考生準確傳遞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

一、簡明

對語言表達簡明,《考試大綱》的要求是“能夠刪掉多餘的語句,消除歧義”。就是以盡可能少的語言符號,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使對方能夠明白無誤地理解,不會產生歧義。其考查形式主要有:選擇沒有歧義、表意明確的句子;刪改不簡明的句子,使之簡明;提供情景,作簡明的語言表達。

二、連貫

對語言表達連貫,《考試大綱》的要求是“能夠調整語句之間的順序,注意前後照應和銜接”。就是圍繞一定的中心,按照一定的敘述角度和一定的順序來進行表達,使句子前後照應,語氣上下貫通。其考查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排序題,即將語段內順序打亂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語意連貫。二是句子複位題,可以是“定位選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確定,要求選擇合適的句子;也可以是“定句選位”,即句子內容已確定,要求從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適的位置複位。另外還有修改不連貫的病句、寫過渡句以及情景表達題等多種形式。

三、得體

對語言表達得體,《考試大綱》要求能夠根據交際的語境恰當地使用語言,體現語境和語體的要求。語言表達要得體就必須根據交際的外部語境(各種情境條件)、內部語境(上下文)選用恰當的語句來表情達意。其命題著眼點為:一是依據語境,用語準確,句式恰當;二是看準對象,用語講究分寸;三是適應場合,巧妙用語;四是把握語體等。其考查的形式主要有依據語境進行轉述說明、選詞填空、指出並修改不得體的材料等。

【解題技巧】

一、簡明

1.圍繞中心,抓住要點。每一句話都要圍繞既定中心,不要節外生枝;同時還應該抓住要點,隻有抓住要點,才能做到簡明。

2.善於概括,巧用指代。無論是書麵表達還是口頭表達,都不能總是具體敘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隻有把必要的敘述和概括結合起來,表達才能簡明。同時,要恰當運用複指成分,這樣就會避免囉唆。

3.消除歧義,表意明確。具體方法有:(1)少用單音節詞,多用雙音節詞。如“15日前去彙報”有歧義,將“前”改用“之前”,歧義就消除了。(2)調整語序,交代明確。如“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偷偷地把這筆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一句,可以調整為“他背著總經理,偷偷地和副總經理一道把這筆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或者“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把這筆錢偷偷地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

二、連貫

語段內部的句子排列次序具有不可隨意更改的邏輯性,句序安排有一定的規律:或以空間先後為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或以時間先後、事物發展前後為序;或以人們的認識規律為序: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等等。

1.抓中心,找關鍵。一個句群,由若幹句子組成,卻表述一個中心。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分析句子的性質和作用,如總領句、總結句、過渡句、解說句、觀點句、材料句等,是抓準中心的重要手段。一個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個關鍵句表達。這一關鍵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的放在句尾。

2.抓思路,明特點。句群小層次一般呈現出並列、對照、順接、層進、總分等關係。從局部看,句與句之間往往呈現出並列、承接、解說、對比、遞進、轉折、因果、總分等邏輯關係。其中,記敘性的語段常以時間空間為順序;議論性的語段,常把觀點放在前麵,把材料句放在中間,把總結句放在後麵;說明性語段同議論性語段一樣,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麵,把材料句放在後麵。

3.抓標誌。語言標誌常常表現為:(1)關聯詞語的呼應,或並列,或轉折,或條件,或假設,或遞進,或因果。(2)暗示性詞語的使用,如“換句話說”,表示等同關係,位在後;“同時”表示並列,位在後;“與此同時”“與此相反”“反過來說”,表示相反、相對關係,中間不可插入別的詞語,等等。

三、得體

1.用語注意交際場合。交際的場合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氛圍等。交際的場合各種各樣,有喜慶、哀傷之分,有莊重、輕鬆之別等。在這種情況下,語言表達要與環境氣氛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