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時候,有一天,明成祖要解縉陪他去釣魚。眾大臣也伴隨著去助興。
他們來到禦花園池塘邊,分別裝上魚餌垂釣。一會兒,解縉的魚浮一動,魚兒上鉤了。他用勁一提,竟釣上一條三斤多重的大鯉魚,眾大臣齊聲祝賀。
不一會兒,皇帝的魚浮也動了,眾大臣便一陣歡呼。可是等線兒起出水麵時,魚鉤上什麼也沒有。眾大臣就悶聲不響。可巧,這時解縉又釣上了一條大魚,然而這會兒,眾大臣隻是裝聾作啞,好像沒看見似的。
不到一個時辰,解縉釣了一條又一條,皇帝卻釣不到一條。皇上的臉沉下來了。眾大臣連口粗氣也不敢出,心驚膽戰。這時,皇上冷冷地問逍:“解縉,你為什麼能釣到魚,朕為什麼就釣不到哇?”
眾大臣都替解縉捏一把汗。這話不好回答呀!如果說我會釣,皇上不會釣,豈不是說皇上無能;如果說我走運,皇上不走運,豈不是說皇上無福。解縉不愧是一代名士,他不假思索地侃侃而談道。
解縉說:“萬歲,‘三尺絲滌放水中,金鉤拋去影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千秋萬歲隻釣龍。’”
這四句詩一出口,氣氛頓時緩和,明成祖的臉色也陰轉晴,哈哈大笑起來。眾大臣更是齊聲和道:“凡魚不敢朝天子,千秋萬歲隻釣龍。”
禦花園裏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