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劉忠雲的聲明(3 / 3)

8月19 20億 7622升411 點 7665

8月20 10億 7742升119 點 7790

8月21 5億 7527跌214點 7390

8月24 50億 7845升317 點 7820 港府沽空9月期指

8月25 30億 7890升44 點 7955

8月26 60億 7834跌55點 7910 9月期指7610點

8月27 180億 7922升88點 7940 9月期指7640點

8月28 600億 7829跌93點 7851 9月期指7208點

1008億 上升1200點

五、這場世紀大戰的勝負如何?

為了能在這場戰役取勝,8月22日江總書記在北京會見了香港知名實業家,江總書記說:“香港企業家對香港的繁榮肩負著曆史的責任”。“隻要香港政府提出要求,中國政府無條件全力支持”。8月28日那天,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兩位副行長直接坐鎮香港,準備了600億港幣,準備隨時參戰。

8月28日戰役結束後,國際投機商仍然不甘失敗,伺機反撲。索羅斯量子基金投資主管斯坦利在CNBC電視節目上公開宣稱“香港政府救市解決不了問題”。當時市場上仍然彌漫著悲觀情緒,擔心香港政府頂不住國際金融投機家的攻擊。

一方麵,特區政府及時調整策略――改變遊戲規則,不是在金融市場上硬拚,因為就資金實力而言,特區政府的資金有限,很難與國際投機商長期抗衡;因此立即出台了一係列限製金融投機的政策和措施,如特區金管局“七條”措施;香港特區政府加強金融市場秩序及透明度“三十條”措施等。如:提高期貨保證金(每手期指保證金從8萬提高到12萬港幣)、限製期貨交易、公布期貨大戶持倉量――“誰是賣國賊”、限製股票拋空,實行T+2交收製度等。及時有效地遏製了國際投機家的後續進攻。(戰爭是不講手段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另一方麵,東南亞的金融危機波及世界,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特別是8月份,許多國際投機家在俄羅斯金融危機中遭受巨大損失,其中美國最富盛名的對衝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因巨額虧損250億美元而宣布倒閉,美國及主要西方國家為了防止“危及自身”,加強了金融監管、打擊國際投機,迫使銀行收緊對對衝基金的信貸。國際投機家被迫撤出香港。

至此,一場腥風血雨的戰鬥暫告一段落。曾蔭權事後稱,港府在與國際炒家的對決中“慘勝”。嚴格來說不能說特區政府取得了“勝利”,隻能說國際投機商陰謀沒有完全得逞。香港保住了聯係彙率製,而對衝基金們獲利離場。香港為此付出的代價難以估量――商業活動萎縮、投資減少、樓價大跌,消費疲軟、高失業率、經濟負增長等。一直持續到現在。原因是

(1)政府幹預破壞了香港自由市場原則。在外彙市場上,政府幹預是經常發生的,但政府幹預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幾乎沒有先例,因而遭到國際上一些人的強烈譴責和不滿。

(2)政府既製定規則,又參加遊戲,而且可以隨時修訂。嚇走了許多投資者和投機商,市場從此死水一潭,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受到嚴重挑戰(不管用那種方式,市場萎縮都將成為必然)。

六、這場戰役的意義和影響

1、穩定香港

穩定了香港金融市場和金融秩序,保住了香港的聯係彙率製度,避免許多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即使這樣,許多中資機構和香港上市公司在這場危機中因在高位回購了大量股票而遭受巨大損失。

董建華在12000點就說港股具有投資價值,鼓勵買入;8000多點時說“鐵底”,讓許多人“吃藥”。為此董特首被香港評為當年最臭的股評家。

2、穩定中國

對人民幣彙率穩定起到關鍵作用,避免金融危機襲擊中國,其意義之深刻不言自明。

3、穩定世界

對防止金融危機在世界範圍內蔓延,穩定全球經濟起到關鍵作用。東南亞金融危機已危及到美國及世界的經濟金融安全。如道瓊斯指數兩次超過500點的暴跌(97年10月28日554點,98年8月31日512點)都與香港金融市場動蕩相聯係。為此美國總統克林頓、格林斯潘、希拉克、克雷蒂安、布萊爾、霍克等世界各國政要都出來講話,以安定人心、穩定市場。自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國際社會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外國領導人在會見中國領導人說的第一句話是:“中國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時保持人民幣不貶值是對世界經濟的一大貢獻,了不起”。朱總理因此被國外著名雜誌評為當年“世界金融三強人”之一,我們要記住的是:“沒有朱總理94年人民幣彙率並軌,98年中國就沒有那麼多的外彙儲備,沒有那麼多的外彙儲備,還談什麼幹預”。劉金寶等人被稱為“金融三劍客”。你一定沒想到“中國曾經那麼偉大過――擋住了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4、打擊了國際投機家

結束了國際投機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盛行肆虐的時代。這幾年國際投機商在世界範圍內所向披靡,橫衝直撞,頻頻得手,使很多國家的政府難以抗拒,而這次在香港金融市場上不僅沒有成功,反而損兵折將,這有力地打擊了投機商的囂張氣焰。使人們對所謂的“對衝基金”的破壞性、對整頓國際金融秩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許多國家的政要和學者紛紛要求整頓國際金融秩序、限製國際投機資金對金融市場的衝擊,其中包括格林斯潘,原來他批評香港政府“幹預是不適當的,對衝基金沒有危險”。後來美國經濟受到影響,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倒閉,他又說“香港政府維持聯係彙率對全球經濟有利,要加強對對衝基金的監管”。

[1] “老虎”已死――管理資產達220億美元的老虎基金負責人朱利安·羅伯遜在2000年3月30日宣布破產,在過去18個月中投資損失100多億美元,基金隻剩65億美元,其中投資人撤回資金60多億,自基金1980年創立以來,在過去的近20年中,平均收益率高達26%。而98年虧損14%,99年虧損19%,2000年頭3個月虧損13.4%。虧損主要發生在98年日元空頭和去年至今年的華爾街股票及其期貨期權交易中,他所投資的績優股在高科技股票泡沫中價格一跌再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等到老虎基金破產之後不久,美國高科技股票泡沫破滅,那斯達克股指從5100多點狂跌至最低1200點。

[2]“量子”受傷――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也在4月28日宣布因巨額虧損而重組,兩名高級基金管理人相繼離去,索羅斯本人從此“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去從事他的“慈善基金”。自2000年4月以來,在歐元重挫及納斯達克股價暴跌中,量子基金虧損20%。在這之前,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其它國際金融市場也遭到重創――在俄羅斯金融危機中損失20億美元,在美元日元彙率投機中損失6億美元。

由此可見,防範金融危機的對策是:

(1)政府幹預

(2)外彙管製和交易管製

(3)控製國際投機資本的流動

(4)經濟政策調整(政策政策和貨幣政策)等。

當然防止金融危機最好的辦法還是先消除金融泡沫,讓投機家無空可鑽。

前一段時期,香港經濟不好,港幣又遭到國際投機家的襲擊,估計有2000多億的港幣被拋空。最近中央政府采取一係列優惠政策救香港,使國際投機家投機失敗,並導致港幣遠期彙率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