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提高自己的戰鬥力?
多哈陰沉著臉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心裏琢磨著教父的話。
教廷要內戰了?不可能,教父不可能連這點手腕都沒有。教國要內戰了?那也輪不到教會出手啊!
難道是---
異教徒!
多哈的心跳陡然加速:除了巴巴爾人信奉的偽教之外,大陸上還有很多比較小眾的邪教。
在這些邪教中,最出名的就是拜龍教。
多哈心中默默地劃去了“巴巴爾人即將入侵”這個選項,如果巴巴爾人真的要打過來了,教父根本沒必要瞞著自己,隻有龍島的拜龍教才能讓教父如此諱莫如深。
龍島,一個讓教國上下愛恨交織的名字。
教國人愛龍島,因為龍島有鮮美而筋道的食材---蜥蜴尾巴,有藥效奇特的名貴香料---龍涎香還有其他各種各樣豐富而獨特的物產。教國人常稱龍島為“教國的寶島”。
但他們也恨龍島,因為龍島人想要一個“龍島人的龍島”,而不滿足於成為教國的一個行省。
熟知教國史的多哈知道龍島曾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個國家的人將盛產於龍島的巨型蜥蜴稱為“神龍”而頂禮膜拜,甚至用活人作為血食供奉它們。
上帝因他們的罪行而禁止龍島人獲得神火,這些島民們隻能發展出一套依托大蜥蜴來戰鬥的技術:他們可以驅使“神龍”為他們攻擊敵人,也能夠從這些大蜥蜴身上吸取所謂的“龍氣”來使自己的部分軀體“龍化”以增強自身戰鬥力。
當然,這個愚昧而又罪孽深重的國家最終被教國的鐵蹄踏平了。
數百座教堂在龍島上拔地而起,那些島民們終於得以聆聽主的福音。
曾經日日夜夜被參拜的“神龍”們最終豐富了千家萬戶的菜籃子。
龍島上的養殖戶們現在個個養著上千條身長兩三米的大蜥蜴,每隔一段時間,這些大蜥蜴們就會被送去斷尾。被切掉尾巴的大蜥蜴們並不會死,隻要在飼料中摻些魚幹之類的肉食,一條新的尾巴很快會長出來,等待著下一次的斷尾。
隻不過,由於龍島孤懸海外,教國始終無法將其完全掌控。膜拜大蜥蜴的拜龍教並沒有因為龍島被征服而斷絕傳承,相反,這些異教徒們始終在暗處陰謀推翻教國在龍島的統治。
那些島民們不服教化,始終對拜龍教心念舊情,屢次興兵作亂,屠殺島上修士、攻擊教國沿岸城市。
說起來,如果不是龍島人將國王陛下以及禁軍從雄獅城引走,耶哥蕊特公主也不會被巴巴爾王強暴,多哈也就不會出生。
但在龍島人不作亂的時候,他們的身份可是教國的子民、上帝的羔羊。教皇冕下即使收到了什麼內線消息,也不可能將其泄露出去,以免有損“龍島海峽兩岸的團結”。
這就說得通了!
多哈心裏有了判斷。
為了幫助學生突破瓶頸,聖彼得福音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外出曆練。
通常來說,這種曆練都是進山圍獵野獸或是清剿土匪。
多哈原以為自己也能借機離開基督山去外麵看看風景,但現在,多哈卻知道:自己剛來就趕上了個新工作。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裏,多哈沒有再去過一次練功場,在每天上午的課堂上也始終保持著沉默。
每天吃完午飯後,他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修煉《搏擊秘術》和《以色列經》,直到晚餐時間才結束修煉。
兩個月後--
“砰!”在1209房間內,多哈閃耀著熾熱神火的一記正踹擊中了吊在天花板上的沙袋。整個沙袋向上飛起,重重地在屋頂上砸了一下。
多哈估計著沙袋砸回來時的力道和速度,在沙袋即將砸到自己時他猛一提膝。
沙袋“噗!”地發出一聲悶響,穩穩地停住了。
多虧自己住頂樓,不然該和樓上的學生鬧矛盾了。
結束了一天修煉的多哈摘下手帶,他一邊在浴室衝著澡,一邊反思自己這兩個月的訓練:他原本隻是用粗布縫了一些包括手帶和沙袋在內的修煉器材,但粗布沙袋還沒堅持一個月就被力量突飛猛進的自己給打爆了。後來多哈又定製了一個厚牛皮沙袋,練了兩周又覺得太輕。最後他實在沒有辦法,隻得在牛皮沙袋裏灌上鐵砂,勉勉強強撐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