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任何地方,都是“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即使有“雪中送炭”者,但是這些“雪中送炭”者會一直幫助我們嗎?答案顯然是不會!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感覺也是這麼回事;但是,這裏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人”要有這個實力,有這個基礎,“人”說到底還是要靠自己!
首先,工作靠自己。
找工作,合適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自己找的工作,自己最會珍惜,也是最合適自己的工作。如果我們的工作是委托他人聯係得到的,那麼我們對這個工作很可能不會用心,不會珍惜;而同時,這個工作也很有可能不適合我們自己,不管是工作的氛圍還是工作的前景,可能與我們自身的性格、興趣相衝突。
筆者曾經幫助朋友的侄子找工作,在此過程中,筆者付出了很多“無私的奉獻”;最後,朋友的侄子進入了公司工作,但是往往呆了三個月後選擇了離開,因為他覺得這個工作並非他們所想的工作,也非他興趣所在的工作。該侄子最後自己找了一份白酒銷售工作,結果工作越來越出色,現在已經升職為區域經理了。
經曆此事後,筆者反省:
自己找的工作,最適合自己,也最容易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挖掘自己的潛能。
不要輕易答應幫助別人聯係工作,因為你所推薦、安排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不適合別人的長處和優勢,同時自己“吃虧不討好”。
工作,還是要靠自己!
其次,收入靠自己。
“經濟基礎決定一切”。我們現在都是平頭老百姓,必須要賺錢來養家糊口。錢從哪裏來?顯然,也要靠我們自己。
領導會關心、指導我們,朋友同學會偶爾借錢給我們;但是,我們的收入,還是必須要靠我們自己來賺取,沒有任何人會直接給予我們大把大把的鈔票。
要想賺錢,那麼就得做出成績來。比如做銷售的,做好銷售業績,然後獲得提成,這就是收入的來源——而且絕對是光明正大、自己努力掙來的錢!
沒有任何人會施舍錢財給我們,我們也不希望靠別人施舍來過日子;所以,我們該做的事情,就是老老實實做好事,然後收獲相應的回報!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收入也要靠我們自己!
再次,舞台靠自己。
我們每個人的舞台、平台,也是靠我們自己來爭取的。
如果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不能很好的為人處世,不能創造出更加優秀的成績,那麼,天上不會自動掉餡餅,憑空冒出一個大的舞台讓我們自己來發揮的!
筆者至今已經接到諸多獵頭公司的電話,也有很多老領導伸出橄欖枝,但是筆者始終清醒的認識到一點:
我們有今日這個舞台,靠的是我們自己。看我們自己是否能夠把握住機會;看我們自己是否在“與時俱進”,不與市場脫軌;看我們自己是否真正總結了經驗和教訓,真正成長起來了。
不要怨天尤人,這個社會機會很多,舞台夠大也夠多,隻是看我們自己是否能夠把握好!舞台,是我們自己的,也要靠我們自己來爭取!
最後,客戶靠自己。
創業之初,筆者也曾思考過,要充分利用以前廣泛的人脈資源,快速找到更多優質客戶,然後將我們的市場快速啟動起來。
但是,正式創業後,筆者很快就拋棄了前麵的這種念頭,很簡單,“術業有專攻”。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有各自不同的遊戲規則,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客戶群體和操作策略,我們冀望將其他領域、其他行業的經驗和客戶轉嫁到現在的領域,實話說——有些不現實!
真正有用的、有效的客戶,還是自己企業所屬的這個領域內的專業客戶群體,他們才是最有話語權的!
客戶,終究還是要靠我們自己!不要奢望我們原有的朋友、同事、合作夥伴會自動變成我們現在的優質客戶!
古今中外,任何地方,都是“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即使有“雪中送炭”者,但是這些“雪中送炭”者會一直幫助我們嗎?答案顯然是不會!
所以,說來說去,人——還是要靠自己!
勵誌書上所的“某某青年受到某某名人、老師的一句指導,立即成材了”,諸如此類的話,其實僅僅是一種宣傳——人如果沒有那種悟性,沒有那種潛能和付出,怎麼可能變成後麵的成功人士呢?編輯張 紅
本刊讀者QQ群②群號:26396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