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習貫徹《綱要》精神 全麵推進裝備發展(1 / 3)

特稿

作者:葉寶淩

最近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對未來十年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出了目標,同時給中小學教育裝備工作帶來了發展機遇。認真學習和貫徹《綱要》,結合江西省實際,筆者就江西省教育技術裝備工作貫徹落實《綱要》精神作了些戰略性思考。

《綱要》對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要求教育技術裝備工作要樹立“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綱要》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激發學習興趣,著力提高學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事做人。

要求教育技術裝備工作要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創造條件,促進教育公平

《綱要》提出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各項資源。

要求教育技術裝備工作著力提高教育技術裝備質量

《綱要》提出要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逐步使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儀器設備、圖書、體育場地基本達標。

要求新時期教育技術裝備工作促進教育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

《綱要》提出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環境;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探索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途徑;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的成效。

要求把數字化裝備和信息化建設作為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重點

《綱要》提出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重點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基礎建設,縮小城鄉數字化差距;建立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中小學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台數,逐步實現中小學每個班級均能開展多媒體教學。

要求加強教育技術裝備隊伍和中小學實驗教師隊伍建設

《綱要》提出要以農村教師為重點,加強農村中小學薄弱學科教師隊伍建設,增強教師實習實踐環節的培訓,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幹、“雙師型”教師和學術帶頭人,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

江西省中長期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發展指標

江西是經濟欠發達省份,雖然江西省委、省政府重視教育技術裝備事業的發展,但是由於財力有限,全省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水平較低,實施均衡發展的任務還非常艱巨。我們要以貫徹落實《綱要》為契機,依據《江西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教育技術裝備發展的標準,推動裝備事業發展。

實驗室等專業功能教室建設

基本完成實驗室、圖書館(室)和多媒體教室標準化建設。到2020年,全省所有普通高中能在標準化通用技術試驗室裏上課,全省所有中學要建有標準化理科實驗室及專業多功能教室,使理科實驗室及專業多功能教室達到3萬個以上,所有中學建有功能齊全的圖書館(室);全省95%以上的小學要建有科學實驗室及專業多功能教室,使科學實驗室及專業多功能教室達到2.4萬個以上,100%以上的小學建有圖書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