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考察(修改)(2 / 2)

記良哲點了點頭,他就沒再說話了。他心裏已經有了主意,他得將張青弄到自己身邊來,話說,張青在發展經濟這塊有獨到的見解,和一般隻會照本宣科紙上談兵的年輕人有很大的不同,至少他沒有提出那些中看不中用的想法,雖然他的想法有些出格,但仔細回想一起卻是很有道理的。

車子行駛到一處長約十米的小河前,看到麵前斷裂的橋麵,大夥隻能搖頭苦笑。

這條橋是通往稻花村的唯一通道,現在小橋斷裂,他們就沒有辦法進去了。在小河河麵上,有一個又一個的木樁,一些人就小心翼翼的踩著木樁從河的對麵走了過來。

人可以從木樁上走過,但車子不可以。

記良哲輕歎一聲,然後道:“我們回去吧,今天的基層考察提前結束。”

即使他想進入稻花村考察也是有心無力啊,從這裏到稻花村至少還有五公裏的山路要走,他可經不起這折騰。

記少雅隻好調轉車頭開車而回。

“要想富,先修路,這話一點沒錯。”記良哲感慨道。

張青點了點頭道:“書記,我曾經聽人說過未來將有一條鐵路會從玉麟縣經過,如果這事是真的,那麼未來玉麟縣的經濟就會搭上這條鐵路的快車,將會帶動不少產業的發展。”

要在玉麟縣修築鐵路,這事不算機密,每一天都有幾則關於玉麟縣修築鐵路的新聞,隻是一向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就連他這個縣委書記,也對是否要從玉麟縣修築鐵路此事了解不多。

總之省裏鐵道部門給他的感覺那就是這事有點玄。

“這事是真的,幾乎每一年都有這方麵的報道,但每一年希望每一年失望,省裏的領導層到底想不想將鐵路從玉麟縣橫穿而過,似乎猶豫不決,我聽說最近有些鐵道部門的領導似乎在考慮隔壁縣修築鐵路的可行性。”

張青覺得自己的提醒已經到位了,如果他繼續討論下去,說不定會被記良哲誤會。

“其實也有一種較為可行的辦法,那就是招商引資。”記少雅道。

記良哲搖搖頭道:“少雅,玉麟縣是農業大縣,無法跟沿海地區相比,沿海地區容易招商引資,除了政策的優惠外,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相關配套設施齊全,熟練工人多。要想招商引資,拿沿海的那一套到這裏來決定不行。前些日子,有一家汙染企業想到縣裏發展,被我拒絕了。我拒絕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不想拿玉麟縣的生態環境換微不足道的政績。我覺得啊,玉麟縣應該走綠色發展道路。”

張青笑道:“書記說得對,我們應該走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