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曹妃甸精神

教育時空

作者:陳祥 郎國棟

中圖分類號:TF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005-01

中鐵十六局五公司是有據可考、當之無愧的“建築鐵軍”。成立於1984年的中鐵十六局五公司,在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氣候條件十分惡劣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曹妃甸的建設任務。

從曹妃甸工程的進場到大規模建設,多年來始終得到了國家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的關心與支持,集團、公司和廣大職工為此付出了長期艱苦不懈的努力。作為“河北一號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推動,中鐵十六局五公司曹妃甸項目部全體成員更是為此傾注了滿腔熱情和積極奉獻。通島公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礦石碼頭工程勝利竣工。我們高興地看到曹妃甸這個沉睡多年的國寶之地,已經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創業沃土。作為國家首批確定的循環經濟示範區,她以嶄新的麵貌在渤海灣崛起。

回顧曹妃甸工程建設所走過的艱辛曆程,這項工程建設能夠贏來今天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局麵,是集團、公司親切關懷的結果,是國家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體項目部工程建設者不懈奮鬥的結果。曹妃甸的建設史,是一部戰天鬥地的英雄史,是一曲新世紀燕趙大地上的慷慨壯歌!我們為曹妃甸工程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我們為有這樣一支能夠創造輝煌業績的建設者隊伍倍感驕傲!曆史將會永遠記住那些為曹妃甸開發建設灑下辛勤汗水的員工。

宏偉的事業鍛造崇高的精神。曹妃甸今天的建設成果,凝聚著廣大職工幹大事、創偉業的智慧和汗水、膽識和氣魄。認真總結、大力弘揚在曹妃甸工程開發建設中凝鑄而成的思想精神,對於學習曹妃甸精神並進一步加快鎮江市政工程建設步伐,對於促進公司進一步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曹妃甸工程的建設集中體現了這樣四種精神:

一、鍥而不舍、勇於開拓的創業精神

在曹妃甸的建設中,我們的建設者們以對事業積極追求的態度,認準目標不動搖,咬定青山不放鬆,多年不間斷地艱難探索、開拓奮進。在數不清的工作困難麵前沒有低頭,在渤海風暴潮嚴重災害麵前經受住了考驗。他們用拚搏的精神、主動的工作,贏得了寶貴的機遇,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了最美的圖畫。實踐證明,勝利永遠屬於孜孜以求、不畏艱難而勇於創業的人。

二、精心謀劃、審慎決策的科學精神

在曹妃甸的建設中,從項目進場到組織實施,廣大員工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的態度,堅持對曆史和人民負責的態度,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和規範要求,一絲不苟、深入細致地開展各項工作。把大膽設想建立在反複考察、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把各項決策建立在詳實可靠的科學依據上,從而使曹妃甸的施工方案不斷成熟,使整個工程得以順利推進。

三、心係大局、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在曹妃甸的建設中,中鐵十六局五公司展開了大兵團協同作戰的格局,充分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優越性。來自四麵八方的廣大職工、機械,以推動現代化建設、實現祖國的繁榮昌盛為己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表現出了可貴的大局意識和團結奮鬥的思想境界。沒有這一點,要展開這樣浩大的工程建設是不可能的。

四、真抓實幹、艱苦奮鬥的奉獻精神

在曹妃甸的建設中,全體施工人員長期處在艱苦的環境裏,麵對"上無一片瓦、下無一棵樹","酷暑蚊蟲咬、冬寒沙襲麵"的惡劣自然條件,戰天鬥地、埋頭苦幹,無怨無悔、忘我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工程建設。有多少人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常年奮戰在工地上;有多少人不計個人得失,一心撲在事業上。這種為了建設大業甘於吃苦、甘於奉獻的精神,是應當永遠發揚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