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探析
工業技術
作者:潘栩燊
[摘要]隨著輥道輸送係統的不斷優化,盒板輸送輥道的控製係統也進一步得到發展。本文概括了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的概念和意義,介紹了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設備組成的形式,綜述了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的主要技術要求,旨在進一步優化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
[關鍵詞]盒板輸送;輸送輥道;控製係統;性能要求
中圖分類號:TP3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087-01
引言
當前,輥道輸送係統在物流係統越來越受到重視,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現階段,技術人員對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設備的組成形式及主要技術要求都有了進一步的研究,同時也加強了安全防護、質量檢驗等方麵的研發工作。
一、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的概念和意義
輥道輸送係統是物流輸送係統的一個分支,在現代物流輸送的地位越來越高,應用在多個領域。其中,對盒板進行輸送是比較典型的示例,在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安全裝置的配合下,控製盒板輸送的輥道係統,完成物流工作。
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能夠高效地將輥道輸送係統應用於盒板的物流傳輸工作中,對其自動化運輸有深遠的意義。
二、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設備組成形式介紹
全線輥道共有八個區域。當工作人員麵朝剪切線方向站立,即他的左邊為輸送線左側,右邊為輸送線右側。那麼從左向右的區域順序是:左待叉區、左包裝區、左待包裝區、中間左區、中間右區、右待包裝區、右包裝區、右待叉區。
左待叉區共8節,距離左包裝區最近的輥道一節為1.65米,其餘輥道一節為1.5米。左包裝區、左待包裝區,輥道一節為1.5米。中間左區共6節,輥道一節為1.5米,其中距離左待包裝區最近的一節輥道作為卸盒板工位,用於放置盒板的作業區間。中間右區共7節,輥道一節為1.5米,其中距離右待包裝區最近的一節輥道為卸盒板工位。右待包裝區和右包裝區的規格同左待包裝區、左包裝區,右待叉區規格同左待叉區。
左待叉區和右待叉區總共8節。左包裝區、左待包裝區、右待包裝區和右包裝區總共13節。中間左區、中間右區總共13節。全線輥道總長度大概51.3m,共34節。每節輥道配一個齒輪減速馬達。另外,要在左、右包裝區附近分別安裝一套可手動旋轉的懸臂吊,在懸臂吊上懸掛免扣式鋼帶氣動打包機、平衡器。
三、盒板輸送輥道控製係統的主要技術要求
3.1機械設備的主要參數和技術性能要求
1)輥道機械部分
全線輥道采用動力輥子的輸送方式,每條輥子采用兩個單鏈輪鏈條來進行傳動。輥子輥麵長度為1100mm,直徑為φ87mm,輥道總寬度≤1300mm,輥子壁厚≥7mm,兩輥間中心距為125mm,輥道輸送的高度最高為510mm,輥子筒體至少采用10號鋼或達到GB8162的熱軋或冷軋無縫鋼管、達到GB3639的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另外,輥道機架的材質應采用碳鋼,邊梁需用鋼結構焊接,用地腳螺栓固定足夠剛度的支架,避免鬆動搖擺現象。同時,所有輥子外表麵應圓整光滑,無凹痕、裂紋、折皺等缺陷,並塗一層防鏽漆,幹膜厚度為25μm以上,漆膜總厚度75μm以上,塗膜附著力滿足GB9286的2級要求。輥道兩頭末端兩側安裝可伸縮的氣動擋板,擋板材質為Q235,表麵塗底漆、麵漆各一層,每層幹膜厚度≥25μm。
全線輥道實現正反轉輸,輥道輸送速度一般是0.1-0.4m/s,根據生產需要可進行調整設定,但應基本保持一致,避免輸送不平穩。鏈輪采用45號鋼材質,調質處理、表麵淬火,使表麵硬度達到HRC45-50標準,鏈條在運轉中應無明顯脈動、卡阻現象。
2)懸臂吊及其附件
采用手動旋轉式鋼型懸臂吊,旋轉半徑為4.5米,旋轉軸承采用NSK品牌,滑軌為C型槽鋼,滑軌上安裝可手動移動並能承受超過30kg重量負載的起重滑車,用於懸掛免扣式鋼帶氣動打包機及其平衡器。包裝作業時先穿好鋼帶,再用氣動打包機將鋼帶拉緊、鎖扣、切斷。打包機最低可拉伸到離地0.1m,回彈最高點離地距離≥1.9m,回彈最低點離地麵距離≤1.6m,範圍和力度可調。打包鋼帶寬為19mm,厚為0.6mm,包裝時鋼帶無扣搭接鎖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