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陷性土質下的公路路基施工技術研究
建築工程
作者:王紅霞
[摘 要]近幾年我國公路運輸安全問題頻發,人們對於公路工程建設質量的關注度也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對於一些土質較為特殊的地段,在開展公路工程的建設過程當中時常由於土質的特殊性而影響施工質量。濕陷性土質具有壓縮性較低、強度較高等特點,如果建築企業缺乏對該種土質特性和危害的掌握,將會對其施工質量造成巨大的影響。以下主要針對該種土質之下公路路基施工技術、注意事項等方麵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濕陷性土質;公路路基;施工技術;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TU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137-01
引言
濕陷性土質在我國分布較廣,在多個省份均有分布。由於該種土質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非常低的壓縮性,因此在這種土質之上修建公路則十分容易對其造成破壞。濕陷性土質在遇水之後,其將會發生結構性的破壞,對公路的破壞作用十分明顯,嚴重影響了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因此針對濕陷性土質進行研究,並且掌握該種土質的缺陷,通過提高施工技術的方式以降低土質對公路的破壞,這對於我國公路工程的修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濕陷性土質之下的公路路基施工技術
(一)強夯法
強夯法又被稱之為固結技術,在公路路基施工當中遭遇濕陷性土質之時,通常使用該種技術進行處理。通過強夯法的使用,能夠有效的增加土質的密度和強度,並對濕陷性土質的壓縮性特征進行控製。與此同時,該種技術所需要的設備較為簡單,施工成本較低,並且成效明顯。經過實踐證明,將此技術應用於濕陷性土質之上的公路路基施工當中,效果較為顯著和理想,因此該種技術也成為了最為常用的路基施工技術之一。
(二)衝擊碾壓法
濕陷性土質之下的公路路基施工當中,衝擊碾壓法也是使用範圍較廣的一種技術。該種方式實際而言就是通過進一步壓實路基的方式,從而為公路的修建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在具體的施工當中,如果應用狀態良好,通常可以在3m以內的土層當中收獲顯著的成效。由於衝擊碾壓法技術的限製,為了獲得良好的成效,因此該種技術最為適用於可以折疊到更淺的一個基礎之上。在公路路基的施工當中,該技術通過對地基進行反複的鼓搗,從而進一步提升土壤的密度與強度。與此同時,在這整個過程當中,土壤的機械性能、物理性能等都將得到一個較大的改變。而土壤所發生的改變,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地基變形的可能,甚至將完全消除這種可能。該技術較為適合被應用於濕陷性土質飽和度超過60%的公路路基當中。
(三)隔水層法
在濕陷性土質之下,施工企業在開展公路路基施工之時,通常會通過隔水層法技術,通過該技術來分割路麵和土壤。隔水層法多用於路基的挖方段,比如在邊坡、排水溝等。該技術的基本原理也較為簡單和明確,通過充分的利用防水工布,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對濕陷性土質的影響,避免土質因素而降低公路路基施工質量。隔水層法的使用基礎是已經成功完成了開挖施工,然後在之上覆蓋一層防水工布。通過這層防水工布,從而隔絕水和土。在具體的施工當中,要求通過增加排水暗溝的方式,在縱橫向之上增加排水暗溝,從各個方向降低水和土壤的接觸麵積,進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對土壤的不利影響。通過隔水層法一方麵將有效的降低基坑當中出現積水的現象,另一方麵在實際的施工當中也將發揮應有的實用性,進一步提升路基施工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