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企業工會建設的優化與創新
經營管理
作者:陳瑞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勞動合同法逐漸出台並得到完善,再加上相關工會組織的積極協調,間接的維護了企業職工的相應權益。然而,在多次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企業工會潛在問題越來越多,不但損害到職工權益,還嚴重影響到企業的健康發展。對此,本文將從企業工會建設存在問題角度出發,對新時期建設優化與創新策略進行簡要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企業工會;建設;優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165-01
企業工會是企業發展、經營過程中最為基層的一個組織,作為維護權益工作而存在,直接關係到企業和職工之間的關係。尤其是新時期,國家領導人員更是注重工會自身作用的發揮。要想更好地發揮工會作用,就需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憑借創新精神對工會進行建設,進而促進健康發展。下麵,將從以下幾點進行簡要介紹。
一 企業工會建設存在問題及產生原因
(一)企業工會建設存在問題
第一,工作效率低。據調查資料顯示,企業發展過程中,尤其是較為小型的企業,開展工會建設工作十分困難,企業職工參與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就目前而言,農民工占據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左右,可以說是社會上比較龐大的群體,諸多人口當中參與工會建設的人員竟然不足三分之一。追究其主要原因,和企業自身規定政策有著密切關係,某些企業反對工會的建立,並以開除職工為理由阻撓他們參與這一組織[1]。因此,也就致使組織效率差,工作效率低。由此可以看出,現如今的企業工會體製還不是很完善,且決定權也由上級領導掌握,無法從根本上代表廣大職工的權益。
第二,維權效果差。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大多數企業都麵臨倒閉的風險。與此同時,勞資關係也出現諸多變化。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工會卻無法發揮出自己的維權作用,不能和職工統一戰線,不能為職工自身情況著想。甚至還會存在這樣的現象:企業工會由企業支配,不能行使任何權力,並嚴重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等。總之,雖然企業工會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還是沒有完全將其進行普及,嚴重影響到工會維權作用的發揮[2]。
(二)產生原因
第一,工會管理不嚴格。所謂工會,則是職工自願加入的一種維權組織。然而,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也就導致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工會的領導者為企業領導,這種現象嚴重扭曲了工會建立的本質。這一現象,現在較為常見,工會的建立也隻是單純的流於形式,甚至可以將其稱之為企業傀儡,根本無法為職工做實事,更無法代替職工行使自身權力。同時,經相關調查發現,大多數私人企業職工甚至並不知道何為工會,也就更不會知道自己是工會成員,這也就間接的說明工會的建立並沒有為職工帶來任何應有權益[3]。因此,私人企業權益都由領導掌控,選舉製度也不夠民主化,致使各種權益、利益都逐漸傾向於領導人員,出現該現象的主要原因則是工會性質和管理存在諸多差錯。
第二,依賴性強。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數工會都表現出超強依賴性,比如:政治、經濟上的依賴,表現為這樣幾點:首先,企業工會管理者幾乎都是高層領導人員,並且,工會中相關幹部職工的薪酬、權利等都受到企業的限製,所以,也就不得不依賴於企業;其次,工會所有資金都是企業資助的,也就致使工會在經濟上依賴企業。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不但企業工會自身作用得不到良好發揮,甚至還會嚴重影響到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二 新時期企業工會建設優化與創新
(一)堅持正確方向
一般來說,工會工作質量好壞與否,最為關鍵的是政治方向是否正確。隻有在過程中堅持正確方向,才能促進健康發展。工會作為最基層組織,是為工人階級服務的,而工人階級又是國家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因此,隻有時刻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使該工作有聲有色的開展。這就需要在建設過程中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並敢於實踐和創新,使該工會工作服務道路越來越寬,從而為工會的良好建設奠定基礎。
(二)建立、健全工作機製
工作機製的健全,是確保該工作落實到底的關鍵。企業工作人員少、任務重,責任大,必須建立工作機製,才能確保工會工作的順利進行,具體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