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做好企業下崗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經營管理
作者:郝化斌
[摘 要]本文主要對如何做好企業下崗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進行論述,並從下崗職工心態和實際生活進行分析,且根據筆者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和相關知識提出相關做法,並做出以下探討,希望能給予相關專業讀者借鑒。
[關鍵詞]下崗職工;生活問題;思想問題;再就業問題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193-01
0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麵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新舊體製的轉換,也使人們的思想認識和思維方式受到了強烈的衝擊,各種矛盾和問題相對集中地表現出來,造成一些企業包括少數國有企業活力不強,市場競爭能力差,生產經營困難,資產負債率過高,下崗和失業人員增多,一些職工生活困難,部分幹部群眾思想上存在種種擔心和疑慮。因此,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探索適應時代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經成為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麵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要求各級領導和行政幹部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提高認識做好下崗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讓下崗職工認識到下崗再就業是必然的
下崗、再就業,可以說是生產力的一種解放,對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對於企業競爭力的加強,對於社會財富的增多都是大有利的,也會給每一個社會成員帶來新的機會和利益。由於種種原因,有相當一部分職工下崗、失業了。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由於產業結構調整,崗位轉移使少數職工暫時失業了;二是企事業單位經營不善或破產等。朱容基同誌說:“國有企業三年脫困,減人是關鍵。富餘人員分流是一個方向,是一項大政策,是振興國有企業的一項根本措施”。當前,國有企業一個突出問題是富餘人員過多,企業負擔沉重,不僅人浮於事,還互相扯皮,影響職工積極性的發揮和企業效益的提高。三年擺脫困境,除了製止重複建設和盲目建設外,減員是一個主要途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繼續沿用行政辦法來保護虧損企業的辦法是行不通的,必須走規範化,鼓勵兼並、下崗分流是維護職工長遠利益,對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的重大舉措。因而下崗是必然的。
2、抓住重點,化解矛盾,消除思想障礙,實現觀念轉變
隨著企業改革的步伐向著縱深發展,改革深化過程中引人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會越來越多。這些問題既成了職工評判是非的標準,又是最容易引起人們思想震蕩的問題,是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這些矛盾,就抓住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對於重點問題,必須下大力氣抓緊、抓實、抓好。因此,要采取靈活有效的方法,健全工作機製,時刻圍繞職工關心的思想熱點、焦點問題,做到解決問題及時、準確、到位,避免矛盾的激化和積累。例如:企業職工對減員增效,下崗分流和拖欠工資等有關職工生活的熱點問題有想法,有情緒,對此,我們就應有針對性地采取家訪、談心、座談會等形式,及時疏導,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通過企業送到職工當中去,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勇氣,無論身處何處,都要做一名對國家對社會對企業有用的人。隻有這樣,職工才能消除思想顧慮,保證正常的生產秩序和職工隊伍的穩定。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幫助職工消除思想障礙,實現觀念轉變。所以,我們需要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對職工加強教育,充分發揮我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結合實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宣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等方式,教育廣大職工群眾,使廣大職工群眾消除思想障礙,實現觀念轉變,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
3、認真為企業職工解決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3.1要教育困難職工轉變就業觀,徹底擯棄等、靠、要的思想,樹立依靠自身的努力實現脫貧解困的觀念。大力開展形勢教育,提高職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引導職工樹立艱苦奮鬥、克難解困的信心和勇氣,徹底轉變就業觀和擇業觀,鼓勵職工自謀職業,自主擇業,最終實現多渠道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