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屆男籃世錦賽中國隊與對手進攻能力的比較分析(1 / 2)

16屆男籃世錦賽中國隊與對手進攻能力的比較分析

理論廣角

作者:鄒昱

[摘 要]第16屆男籃世錦賽於2010年8月28日至9月15日在土耳其舉行。中國隊在此次世錦賽上共與對手進行了6場交鋒,戰績為1勝5負,意外的“被”出線,位列此次世錦賽的16名。在缺少姚明的情況下,中國男籃和對手的對抗能力不但沒有下降,相反還有所增強,讓人看到了這支球隊的希望。當然,在看到男籃進步的同時,我們也清晰地看到國家男籃在本屆比賽上存在的不足,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文章通過FIBA、雅虎等相關網站獲得中國隊6場比賽的數據,運用數理統計法對第16屆男籃世錦賽中國男籃與競爭對手之間存在的優勢與差距進行比較分析,為中國男籃的進一步提高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家隊 籃球 進攻能力 分析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374-01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第16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希臘隊、科特迪瓦、波多黎各、俄羅斯、土耳其、立陶宛。

1.2 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互聯網和中國期刊數據庫查閱相關資料,以獲取研究數據與信息。

1.2.2數理統計法

通過網站獲得中國隊6場比賽的數據再運用SPSS17. 0統計軟件對收集到的技術統計數據進行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驗等分析。

1.2.3錄像觀察法

通過觀察錄像,並做相應記錄,對比賽進行比較分析。

1.2.3邏輯分析法

將中國隊與對手6場比賽的數據和指標進行歸納、對比、分析得出結論。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隊基本情況比較

對抗性是現代籃球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征,激烈的身體對抗也是籃球運動的魅力所在[1]。對抗的基礎是身體對抗,然後是技戰術、經驗、意識、心理的對抗。這些因素與運動員的身高、年齡緊密相關[2]。

中國男籃在缺少姚明參賽的情況下,相比15屆世錦賽,隊伍整體身高不再具有優勢。年齡上中國隊是年齡最小的一支球隊,平均年齡隻有24歲。整體呈現年輕化趨勢,雖然有利於通過比賽鍛煉新手,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但是另一方麵也反映出我國男籃對於各位置人才的缺乏。

2.2 中國隊與對手各位置進攻能力的比較分析

2.2.1後衛進攻能力對比分析

籃球運動得分能力是取得比賽勝利的條件。後衛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他控製比賽節奏。優秀的後衛可很好的策動進攻,還可根據場上情況發起攻擊。因此,後衛如具良好的得分能力,還可吸引防守,為內線隊員攻擊拉開空檔。

選出在16屆男籃世界錦標賽上中國的4名後衛隊員劉煒、於澍龍 、金立鵬與對手6隻隊伍中上場總時間在20分鍾以上的15名後衛隊員。對9項進攻技術指標進行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驗。中國隊後衛的助攻、場均得分、與對手存在顯著性差異。在進攻籃板、總出手、總命中這些指標上與對手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在失誤、2分命中率、3分命中率、罰球命中率這些指標上與對手沒有顯著差異。助攻和場均得分上的差距反映了中國隊後衛的“軟肋”,會傳球的少,得分能力與外國優秀後衛還有一定差距。進攻籃板的差距表明中國後衛隊員積極拚搶進攻籃板的意識不強,身體對抗能力較差,無法擠入內線衝搶籃板。從表2可以看出中國隊後衛在投籃出手次數和命中數上遠遠低於對手,從另一方麵也反映出,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下,中國後衛隊員投籃命中率不高,中國後衛隊員年輕化及缺乏比賽經驗的現象。注:* (P

2.2.2 前鋒進攻能力對比分析 籃球前鋒隊員在比賽中活動範圍廣,擔任著隊內的主要進攻、防守任務,是全隊主要的得分手和防守尖兵,其角色的發揮好壞對於一個球隊來說至關重要[4]。選出在16屆男籃世界錦標賽上中國的4名前鋒隊員易建聯、王仕鵬 、周鵬、孫悅與對手6隻隊伍中上場總時間在50分鍾以上的12名優秀前鋒隊員。對9項進攻技術指標進行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驗。中國隊前鋒的9項進攻指標與對手均沒有顯著性差異。本次世錦賽中國男籃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易建聯、王仕鵬等前鋒的出色發揮。從表4可以看出,雖然中國隊前鋒與外國優秀前鋒在9項指標上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從平均數與標準差的對比顯示出中國隊9項指標中,除了失誤,其他指標均落後於世界優秀前鋒。這就表明,中國隊前鋒的進攻能力有待加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