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高校師資素質提高情況的研究
理論廣角
作者:朱泓 尹貴斌 周柏春 蔡麗華 朱曉慶
[摘 要]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高等學校搞好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麵臨著互聯網時代的信息衝擊,高等學校如何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如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好的學生,是各高等學校的一道全新的課題。當今的互聯網時代,人們受到許多來自網絡的價值觀念的衝擊,對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以及職業修養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穩妥的應對這種狀況,就需要我們進一步發現問題和及時解決問題。
[關鍵詞]高校教師;網絡信息時代;教師職業道德;應對方法
中圖分類號:C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379-0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社會競爭力主要集中在掌握信息的能力、水平和信息技術的能力上麵。21世紀是一場劇烈的知識革命時代,知識結構和數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知識更新速度之快,讓我們目不暇接,知識不僅總量急劇增加,而且知識更新的周期也已經大大縮短,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更是令人瞠目結舌,知識轉化為應用技術的周期也相應地縮短了。這對培養各行各業專門人才的高校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教師的備課方式和授課方式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的課本,拓展到了互聯網;搜集資料的渠道由原來教學參考書,變成了網絡和其他信息工具,這無疑給廣大教師提供了方便,但是,相應地也帶來了挑戰。這時候教師職業道德問題就顯得舉足輕重,現在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已經成為我們社會關注的焦點。因此,為了實現高等學校的教育目標,高校教師應當加強自身職業道德自律,與時俱進地努力處理好網絡時代出現的各種矛盾和關係。
一、21世紀高校教師職業道德麵臨的挑戰
(一)網絡時代教師道德觀麵臨的衝擊
當今信息技術時代下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的內容廣泛,信息量龐大,彙聚了來自於全球不同地區,不同種族所產生的不同文化的信息,形成了比以往更全麵的全球化的網絡環境。而這種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大融合,既包含了有益於人的素質的全麵提高的信息,又包含了腐朽異化的阻礙人自身修養發展的思想,就像一把雙刃劍,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溝通方式。第一,教師應該做到自己首先不被網上的消極因素所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增強自身甄別能力,能有效的判斷互聯網上哪些信息是有誤的或者是消極的,做到自身不受這些因素影響,這樣才能做學生的表率,不傳播負能量;第二,作為新時代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做到能夠及時的糾正學生所受到的互聯網負麵因素所帶來的錯誤思想,並且要耐心細致的開導和梳理學生的思維,從而摒除互聯網給學生帶來的弊端,達到取其精華,去除糟粕的作用,讓互聯網真正的為我所用。
(二)網絡時代對教師職業技能的影響
隨著知識和信息更新的速度加快,各種新知識和信息紛至遝來,使人們處在了知識大爆炸的社會環境下,這就會對教師的職業能力和素養形成了巨大的挑戰。主要表現在缺乏創新意識和缺乏終身學習的理念上。
知識經濟時代,教師的教材已不再是學生專業知識的唯一來源,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對學生而言並不是最全麵的知識,因為教科書由於篇幅有限,隻能簡單的梳理出知識的主線來引導學生繼續探索。所以一味的隻研習書本上的知識就會阻礙學生探索的腳步,而互聯網等信息時代的工具能夠更加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
二、網絡時代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措施
(一)教師要從網絡的正規途徑獲取信息
當今社會網絡已經深深地嵌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著網絡所帶來的海量信息。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作為社會精英的教師群體,如何有機的融於信息時代,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海量的信息帶來的必然是魚龍混雜,稍有不慎就會誤入歧途。所以教師要有效教育學生,就應該從正規的途徑獲取信息,這樣就能盡量避免出現被錯誤的、激進的、不符合國家政策方針的信息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