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貴藥材?”好奇的王德元有些興趣。作為藥材商,名貴藥材對他很陌生。
薛瘸子拉了一把王德元,暗示跟他走,一邊打趣地說:“你是飽漢不知餓漢饑,最近心有餘而力不足,三個娘們一個比一個怨言多!”
名貴藥材除了治病以外,更多的是作為補品用。這點王德元還是知道的,接上話茬說:“那快點給老婆補啊,誰讓你娶那麼多。”
名貴藥材市場離他們不遠,一盞茶時間就到了。比藥材市場小得多,坦白說,就是一座大一點的四合院。所謂名貴肯定是物以稀為貴,市場小才符合身價。
市場上的人不似交易會那麼擁擠,原因很簡單,名貴藥材更本就不是參加交易會的藥鋪的菜。名貴藥材基本脫離於普通藥材,而藥方中有時也用到人參雪蓮等,可普通百姓用量相當有限,所以藥鋪需要的下等貨這裏沒有交易。而交易會畢竟彙集的都是東家和掌櫃,像薛瘸子的這種需要也不是沒有。
來名貴藥材市場的客戶身份都很不一般,饒是王德元已經對自己的外表花功夫修飾了一下,也感到很有壓力。即便偶爾也出沒幾個樸素平民,那也是大戶人家跑腿的家丁。
說話間,王德元發現一家很氣派的人生交易店鋪,“長壽閣”的招牌很搶眼。王德元拉著薛瘸子就要進去看。
一進店鋪,王德元一下傻了眼,視線裏全是人參。各色精致的人參包裝盒陳列在三麵貨架上,櫃台上擺放著各種檔次的人參樣品。身為一個商人,沒有不眼紅的權利。
東家忙著給客戶介紹人參,抽不出時間搭理王德元這樣沒有決定購買的客人。這樣也好,王德元能夠不受約束的肆意觀賞。
“這是太原城最大的人參店鋪,有各種上好人參。這個地方記下來,等你油盡燈枯時就能用得上。”薛瘸子倚老賣老地給王德元介紹。
“就怕我等不到那一天就想要了。”王德元震撼於長壽閣的勢力,拿起一盒人參欣賞著,嘴上不失幽默地說。
“這種補品大戶人家三歲小孩都用它開始儲備能量,隻要你有錢,現在用更好。”薛瘸子小聲嘀咕。
東家收了一包銀子,用幾根人參打發走客人後,充實地喝口熱茶,向薛瘸子打招呼:“客官要幾枝怎樣的人參?”
二人應聲來到櫃台前,隻見東家吃的油頭粉麵,腰裏血紅的寶石都趕上王德元的石頭了。
薛瘸子指著一枝紅參說:“這枝多少錢?”
東家略微吃驚地打量一下薛瘸子,伸出大拇指讚道:“客官一看就是識貨的主,這是朝鮮進來的紅參。加工過的,放十年八年不壞,藥效一流,就是價格高了些。這一枝就要二十多兩銀子。”
王德元一聽價格差點退出店外,後悔進錯地方了。一枝人參就得一個夥計滿滿兩年去賺。自己從小喝稀粥長大,現在即便有錢了,看著都害怕。
看到王德元驚恐的表情,東家輕輕一笑,以王德元的打扮這樣的反應是應該的。
薛瘸子家裏也藏有人參,而且人參是他一年的必備良品,尤其是冬天不能缺少,價格是比其他的高,不過還沒到吃驚的程度。說:“不知藥效怎樣。”
“朝鮮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是產上好人參的天然搖籃,藥效是咱們這裏人參不能比的。”東家為朝鮮產的人參自豪的一笑。
雖然沒有接觸過人參,東家這話早就聽說過,想來不假。作為商人王德元很關心二十兩的人參能有多大利潤,這大概是每個商人的思維本性,好奇地問:“這人參進價多少?能賣那麼貴。”
“快二十兩呢,我也想便宜,沒辦法啊!本錢在哪裏。”天下最不能相信的是商人的話,東家一臉無奈地說。
談話間,又有二人留下兩包銀子,如獲至寶的拿著幾枝人參離開了。
“請問東家貴姓?”王德元大腦裏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
“免貴姓馮。二位可要人參?”馮東家似乎感覺到王德元貪婪的看著自己的店鋪,反而對人參不怎麼感興趣。
“馮東家,您這生意真掙錢啊,我們在水裏撈蝦米,您這一撈就是一個大王八。羨慕啊!”王德元背剪雙手,一邊說,一邊環顧店鋪。
馮東家用眼角上下打量了王德元,心想,眼紅的人多了去了,一聲訕笑,激將似的說:“莫非小哥想做這行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