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達瓦走後,寧浩和曲煙兒在那院中待了不多天,眼下那黑衣男子已死,即使是朝廷再派人來,也不可能找到這個地方來,但是寧浩對之前所發生的事情仍是心有餘悸,不願多待。此時寧浩身上刀傷還未消去。無法騎馬趕路,於是他二人便在鎮子上租了馬車,雇了人向東行去。
二人自離開分水嶺後,乘坐馬車往東,雖乘坐馬車不如騎馬快捷,坐著卻是平穩,不等到達西安府,寧浩的傷勢已然完全康複了。
自玉門關往東,寧浩隻覺得一路上所見之繁華熱鬧,恐怕加起來也比不上眼前的這座城市。還未進城,便看到城門口滿是販夫走卒,尋常百姓。
走進城去,就覺得各種嘈雜的聲響在向自己訴說著這座城市的繁榮,各色商鋪和民居整齊排列在大道兩旁,遠遠望去,還能看到一大一小兩塔佛塔。大塔氣魄宏大,顯得莊嚴古樸。小塔塔形秀麗,也是另一番韻味。往城中再走不久,便看到有鍾樓和鼓樓對而相望。
位於絲綢之路的起點,其商業活動帶來的經濟繁榮直接表現在它建築的氣派和宏偉之上。自古以來多朝在此建都,就連明太祖朱元璋也曾考慮過遷都於此,名勝古跡自是多不勝數。此時此刻,二人對這座城市的各色景點古跡大為好奇。
二人興致勃勃地向人打聽著這附近的特色景點,聽聞這附近的大慈恩寺香火鼎盛,來到此地不少人都會敢去上香祈福。曲煙兒似乎對此特別感興趣,看著寧浩。
知道她是在詢問自己的意思,寧浩點頭答應,二人便向大慈恩寺方向走去。走到寺前,隻見方才那座大塔在落於此處,起初在遠處觀看時就覺得它氣魄宏大,隻見那大雁塔呈方形椎狀,直插入雲,登上塔頂想必又是一番風味。更是有詩寫道。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大慈恩寺果然名不虛傳,進寺後,隻見形形色色的香客在大雄寶殿內上香祈願,其中以書生打扮的香客最多。
曲煙兒也拉著寧浩走進大雄寶殿上香,隻見曲煙兒此刻神情嚴肅,口子默默禱告,似乎是怕自己態度不端褻瀆了神靈。使得自己所許的願望不靈,寧浩卻是不以為然,但也不願意拂了曲煙兒的興致。
待曲煙兒上香完畢,她又帶著自己走到大雄寶殿一旁,隻見一旁長桌上擺有簽筒,桌後坐有一名老僧。曲煙兒拿起一個竹筒遞給寧浩,接著自己又拿起一個來,接著閉目虔誠地搖了起來,寧浩學著她的樣子也搖出一枚竹簽來。
曲煙兒將自己搖出的竹簽遞給那名老僧,待他解簽。
那僧人接過她手中的竹簽,定睛一瞧,便念到:“禹門跳浪翻,魚變化為龍,已意成君,方為吉亨通。此乃呂蒙政兩世姻緣簽,乃是大吉之相,有萬物逢春之兆。施主可是想要問姻緣?”
曲煙兒臉上一紅,點了點頭。
那僧人又繼續說道:“郎才女貌世間稀,前緣配定不須疑,如今但願他人準,好把聘財去定期。施主隻須抓住眼前人,千計別讓這好姻緣溜走了。”
曲煙兒聽完心裏十分高興,偷偷地看著自己身旁的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