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錦毛狐狸(1 / 2)

寧浩正聽那掌櫃訴說這此間由來,隻聽得身後一人說道:“那錦毛狐狸乃當今世上第一神偷,不知又看上了這秦王府內什麼寶物。”

寧浩一聽此言,回頭看去,隻見一名中年漢子身著公服,腰間佩刀正擺桌旁,獨自一人在自斟自飲。寧浩見此人對此事有所了解,便問道:“這位官爺,何出此言?”

那捕頭見寧浩和自己搭話,抬頭望向寧浩,隻見他雙目如電光般,直射寧浩,眼神之犀利,似乎無人能在他麵前有所隱瞞。見寧浩穿著打扮,以為他隻是一名趕考書生,便不再細瞧,答道:“官爺不敢當,區區一名捕頭罷了。說起這錦毛狐狸可是威風,所犯大案之奇讓人無從考據。且他向來形影無蹤,至今為止,也沒人見過他的真正麵目。”

寧浩一聽,便問道:“哦?作案無數?”

那捕頭倒了一杯酒,便說道:“八年前燕王府金玉佛失竊一案你可知道?”

寧浩一聽八年前,心想那時這大明朝可還沒有我這麼一號人物,笑著搖頭,回道:“願聞其詳。”

那捕頭將杯中之物一飲而盡,慢慢說道:“八年前,江湖上還未曾出現過錦毛狐狸這一號人物,那時燕王府收到消息,說錦毛狐狸七日後來取王府金玉佛,那金玉佛乃是天啟年時熹宗所賜,高達七尺,全身由黃金所鑄,又鑲有寶玉,可見這金玉佛價值連城。那燕王府內本就戒備森嚴,府內來回巡邏的軍士就有五百餘人,且王府城高牆厚,非王府中人,又無法入內,收到那錦毛狐狸的消息後,燕王府卻不以為然,隻以為是哪個無聊之人的惡作劇。但七日過後,府內金玉佛竟不翼而飛,雖說王府對此並沒重視,但王府原本的守備就十分嚴密,且那金玉佛高達七尺,體型龐大,突然失竊,實在令人無法相信,至今為止,也沒人知道錦毛狐狸是如何做到單憑一人之力闖燕王府盜金玉佛的。”

那捕頭說道這裏,停了下來,又斟了一杯,繼續說道:“自那一役後,錦毛狐狸的名聲便在江湖上傳開來了。可奇怪的是,接下來一年中,江湖上都沒有再傳出錦毛狐狸作案的消息。”

寧浩聽後便答道:“想必是他在籌備另一件大案。”

那捕快答道:“不錯,一年過後,錦毛狐狸重現江湖,揚言要盜取魏忠賢府中夜明珠。那千年明珠乃是番邦所貢,魏忠賢討得熹宗高興,熹宗便賜予了他。”

他似乎是想到了前朝往事,頓了頓,又說道:“想那時,熹宗隻愛木工,登基以後,對朝中大事本就毫無興趣,而那魏忠賢對熹宗又是極盡諂媚,熹宗便將朝中大事都交予了他處理,從此人人稱他為九千歲,滿朝文武百官,若不遂他的意願,不日後便遭其毒手,其中東林黨人更是慘遭迫害,可謂是權傾朝野。”

說道這裏,他似乎猶能記起當時的慘事,麵露不忍之色,又接著說道:“自錦毛狐狸盜王府金玉佛後已是名聲大噪,雖說魏忠賢府內守備森嚴,聞言後也不敢不防,隨即就派了宮內禦林軍加以守備,那夜明珠本被他藏於一間密室之內,那密室乃是他藏放重要文件以及財物所建,建成之後便將建造密室的匠人全家處死。可見其手段之毒辣,於是那密室所處之地便隻有他一人知曉,加上他府內高手如雲,守衛又更加嚴密,盜取這夜明珠實在是難上加難。自錦毛狐狸傳言之後江湖上都在討論錦毛狐狸要如何盜取這夜明珠。”

他停下自飲一杯,又接著說道:“自那錦毛狐狸傳言要盜夜明珠後,魏忠賢便不再進出密室,接下來他府內卻風平浪靜,眾人都以為錦毛狐狸放棄盜取這夜明珠了。不料數日後,千歲府內竟接到錦毛狐狸送來的書信,打開一看,上麵隻寫有夜明珠已取五個字。魏忠賢一見大驚失色,往密室一去查看,果不其然,夜明珠早已不見蹤影。魏忠賢府內夜明珠被盜後,不久消息便傳遍整個江湖,就連平常百姓家都知曉此事了。他盜取魏忠賢這奸賊府內夜明珠之舉實在是大快人心,那時人人都稱他為俠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