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和樂融融話家常(1 / 2)

鄭媽媽側身避過梓淳的禮,將她攙了起來便引著她進到了屋裏。

莫老太太住的院子名為福安堂,此時上房裏站了滿滿的一屋子人,主子、丫頭、婆子個個衣著不凡,均斂聲屏氣,連一聲咳嗽都不聞,正前方擺著一張核桃木嵌螺鈿理石的羅漢榻,榻上鋪著猩紅洋罽(jì),正麵設著大紅金錢蟒靠背,石青金錢蟒引枕,秋香色金錢蟒大條褥,羅漢榻上置了同樣材質的小炕幾,中間靠坐著一個麵容慈和的老太太,這便是梓淳的祖母——莫家老太太嶽氏,莫老太太上身著一件墨藍色玄色絲繡八團花對襟褙子,靠在引枕上,正與下首一個三十出頭的婦人說笑。

羅漢榻兩邊設一對梅花式洋漆小幾,左邊幾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汝窯美人觚(gū)——觚內插著三朵碗口大的牡丹花,並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麵西一溜四張椅上,都搭著銀紅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腳踏。椅子兩邊也有一對高幾,幾上茗碗瓶花俱備。此時,八張木椅坐了一半的人。

梓淳便知眼前的老太太便是祖母,急忙上前,早有人放下了團花如意的軟墊,梓淳撲通就跪倒在地,結結實實的磕了三個頭,“梓淳見過祖母。”

老人臉色帶著些許激動的親手扶起她來,拉著她的手坐在榻上,從上到下的仔細端詳,雖從未見過這個孫女,卻也時常能聽到下人回稟她在莊子上的事,倒也對這個孫女生出了不少期盼來,眼下見了的確是生出了親近之意,再見她雖瘦弱了些,卻全無鄉野村氣,出落的好個大氣的摸樣,明眸秀目,瓊鼻紅唇,舉手投足眉梢眼角,卻透著那麼股子難得的爽朗大氣,瞧著倒是很有幾分與眾不同的氣派,兼皮膚潤澤白皙,更顯得眉眼盈盈,說不出的招人喜愛。

莫老太太端詳了半晌,才幽幽歎口氣道:“你這孩子也是個至淳至孝的,難為你為你母親守了三年的孝……算了,不說這些傷心的,好孩子你受苦了,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瞧瞧這瘦弱的,該是吃了多少苦呀!”說著竟是哽咽了起來。

旁邊的鄭媽媽忙勸道:“老太太,四姑娘剛回來,一路舟車勞頓,可是連口茶還沒吃呢,再說這滿屋子的人,您隻拉著孫女說體己話可怎麼行!”

莫老太太一聽倒是笑了,邊高聲喊著快給四姑娘端茶點來,一邊放開梓淳,指了指左側站著的婦人開口:“這是你大伯母,你且去見個禮。”

梓淳急忙站起來,對著大伯母就要跪下磕頭,被兩人一左一右的扶住,都說一家子不用行此大禮,大伯母林氏拉著梓淳的手細細瞧了一會兒子笑道:“乍一聽四姑娘說話,還以為是百靈鳥唱歌兒呢,可真是有一把好嗓子,再仔細一瞧,四姑娘也長成漂亮的大姑娘了,瞧瞧這眉眼,多靈氣秀麗呀!”說著從身後貼身丫鬟手裏接過一個細長榆木雕花匣子遞給她:“拿著!咱們娘倆第一次見麵,這是大伯母給侄女你的見麵禮,以後住在家裏有什麼事隻管來找大伯母。”

長者賜,不可辭。

這大伯母看上去倒是個性子爽朗的,就是眉宇間卻透著一股子憂鬱。

梓淳雙手接過匣子朗聲道了謝,才遞給瑾兮收著。

莫老太太又拉過梓淳的手摩挲著,細細問了些瑣事:“你母親可叫了你識字,日常喜歡做什麼消遣,可喜歡吃什麼,用什麼等等……”

事無巨細的一一問過,忽而又開始打量了梓淳的穿戴,轉頭衝大夫人林氏開口道:“四丫頭既然已經除服,也該準備些鮮亮的衣裳了,我瞧著身上穿的這一身就不錯,再照著這樣的讓針線房多做幾套,眼瞧著這天氣越來越熱,春衫少做幾套倒無妨,關鍵是夏衫要多多準備些,小姑娘家家的就該穿得漂亮!”

林氏笑著應了,門外小丫頭的聲音傳來:“大姑娘、二姑娘來了。”

隨著話音進來兩個衣著鮮豔的小姑娘,莫老太太倒是笑了:“我正說差人去叫你們的,不想你們倒是機靈,自己就過來了,來來你們姐妹們也見個禮互相認識一下。咱們家裏隻有你們兩個,這回多了一個妹妹,以後的日子可就熱鬧了。”

兩人過來先給莫老太太見禮,又給林氏行了禮,梓淳才和她們一一撕見,頭先的一個瞧著比自己大兩三歲的樣子,個子高挑,身形瘦削,五官明媚開朗,隻眉宇間透露出一絲淩人的傲氣來,便知這是大堂姐莫梓嫣,乍看之下就覺不是個好相與的。

後麵一個與自己年歲差不多,比梓綺身量稍矮,皮膚白皙,珠圓玉潤,五官不算很美,但自有一股子溫婉書香之氣,梓淳知道,這大概就是大房唯一嫡出的女兒莫梓綺了。